襄城吴氏因与兰氏交好,因而,此次的来访也颇为礼重,大小器物、奇珍异宝,均由家主本人亲自奉上,当然,这还不够,在兰左使近乎于“讹诈”的拉拢下,吴家又承诺向五营军提供一个月的军需粮草,以支持北伐。
在众人举酒庆贺时,叶凌和林潇云看着吴氏家主那心疼却还要装作大义凛然、毫不在意的神情,也着实有些忍俊不禁。
谯郡曹氏本为冀州世家,因胡寇肆虐中原,宗室南渡江左,与谯郡旁支合并,因而势力还算雄厚,此次来访,可以说是最为虔诚的,几乎句句不离收复故土、北伐大势,出手自然也最阔绰:粮食千石,族兵百余,匠人数十,悉数交付五营军,且无半句虚言,只有“恳求越王早日驱逐胡寇,匡复大晋江山”云云。
但让众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历阳赵氏。
历阳距庐江百余里,寻常车架,一个来回,得三四日的行程,而赵氏家主也的确是昨日就已启行,直到今日午时之后,方才赶到。
赵氏为习武世家,祖上曾因军功,官至中郎将,但因后辈经营不善,最终没落,成为一方寒门,因而,此次来访,也较为简蔽。
但与庐江本地寒门区别巨大的是,在临行前,赵氏家主竟恳请越王,收下家中长子,让其效力于行伍之间,为北伐尽到一己之力。
司马徽听闻对方的请求,短暂的思忖之后,却对身旁的林潇云道:“易丞,此事你来决定!”
林潇云听罢,惊诧之余,也只得奉命行事,向对方抱拳行一礼后,道:“可否请令郎展示一番身手,再行定夺?”
赵氏家主听罢,激动的点点头,忙唤身后的少年上前:“方儿,上前来!”
赵方听罢,应一声,匆匆上前,向着众人恭敬的俯身作揖,行一礼后,方才有些拘谨的抬起头来,脸上挂着那种十二三岁少年所特有的内敛笑容,头顶扎两束总角,垂发披散,更显得天真幼稚。
“你会什么?”林潇云俯视着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冷声问道。
“我会剑术!”少年抬头看着林潇云,并不避开目光。
“舞一段我看看!”
“诺!”
赵方再度恭敬的抱拳向林潇云行礼示意,随即,便后退三步,拔出腰间的三尺短剑,开始起舞。
赵氏虽然没落,但尚武之习未断,而眼前这赵方的剑术,一招一式,也颇得章法,看得出平日里是有勤加苦练的,然而,终归年纪尚浅,在力度和稳定上,还有些差强人意,在同龄人里算出色的,但若真要以此本领上阵杀敌,却必是有去无回。
但林潇云思量一番后,还是决定收下了。
倒不是因为这小子基础扎实,武学世家出身,而是因为想到了一件往事:
牙山顶,那信人临走之前,道过一句:“在下姓赵,其他无从相告,还望将军见谅!”
对于那位曾助五营军攻破南阳的信使,林潇云知道的只有这么多,想到这些,难免会迁情于此,这才收下赵方。
而赵氏家主见林潇云收下爱子,临行时,激动欣喜之余,也真情流露、颇多不舍,眼眶泛红的辞别了兰氏宅邸。
司马徽和兰左使见此情形,纵使心有感慨,但也安心了不少,因为,此番场景也表明,赵氏怕并非居心叵测之辈。
至于赵方,兰左使自然不会特意带着一个垂髫小儿前往建康,因此,在宅邸给他安置了一间居所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明日的行程了。
*************
翌日,晨光和煦,山野间罩着冥冥薄雾。
兰汕伫足于山脚的大院门楼处,眺望远去的浩浩车队,眼含笑意,目送着越王仪队,慢慢向着兰氏庄园外驶去,而此刻在庐江渡口,兰家也已安排了两百余艘渡船,静待于此了。
与来庐江时的低调沉静不同,此番前往建康,本就是造势而为,因此,整个仪队的规模也颇为宏大。
晋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