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曌快步的走出董府然后走上了已经准备好的马车。
守在府门口的士卒连忙的走过来,拱手道:“太傅。”
“无事,我要入宫一趟。”
董曌随意的摆了摆手,直接走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地走动起来,朝着皇宫的方向行驶。
士卒连忙摆了摆手,让五个人骑着马跟在马车旁边作为保护。
董曌此刻还有焦急,虽然他们知道这场动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他一直都希望能够晚点来,好让这种平静的日子能够继续持续一段日子。
不过现在看来,这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同样是曹操的檄文,似乎历史在这一刻又合上了曾经的拍子。
这让董曌有些后悔,他原本以为历史改变,这次的曹操会先和袁绍与袁术两兄弟争斗,结果依旧是联合讨董,只是这个董从董卓变成了他董曌。
当然如今洛阳的形式决然不会是历史上的讨董那般,而更像是同等较量。
正当董曌在发呆的时候,马车已经停在了皇宫门口,前面传来了车夫的声音道:“公子,到地方了。”
深深地叹了口气,董曌从马车上缓步走了下来,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皇宫,还有旁边几乎同时停下的几辆马车。
黄琬和卢植相继从马车上走了下来,紧跟在后面的还有太尉杨彪,这一次的紧急会议,刘协只叫来了他们四个人。
看见董曌也同样过来,黄琬和卢植并没有感到意外。
卢植严肃的开口道:“没想到这群贼人居然如此大胆。”
“汉之劫数也。”
黄琬跟着摇了摇头,沉声的道:“让人可叹啊……”
“有什么可叹的?杀之便是。”
杨彪显然属于暴脾气的人,喝声开口道:“袁次阳还在朝中任职,他袁公路和袁本初胆敢如此?哼!”
完,杨彪直接一甩衣袖,朝着皇宫内快步的走去。
黄琬和卢植紧随其后,显然现在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董曌则是有些无奈的跟在后面,现在对于他来的最优解就是安静一些。
……
袁府。
还在家中饮茶的袁隗抬起头来看着急急忙忙跑进来的侍女,沉声问道:“何事?为何如此惊慌?”
这侍女连忙的开口回答道:“陛下来了圣旨,使者已经在正堂等候。”
“陛下的圣旨?”
袁隗闻言也有些愣住了,随即起身朝着正堂走去。
这一路快步行走,袁隗走到了正堂门口,看着站在正堂之中的官吏,沉声问道:“何事?”
这官吏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面前的袁隗,沉声道:“陛下有诏,袁太常请接旨。”
袁隗闻言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微微的眯着眼睛,袁家四世三公,乃是与杨家并为大汉的顶梁柱,而他身为站在袁家的掌事人,已经很久没人敢于这么和他话了。
这个官吏则是继续的冷声问道:“怎么?袁太常不想接旨?”
袁隗同样冷冷的看着面前的这个官吏,跪下抬起手来,沉声道:“臣,见过陛下圣旨。”
“诏: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二人身为袁家之人,以檄文起兵造反,太常袁隗身为袁家之首,有不教之过,随罢官在府,不许外出,所有袁家者全部罢免官职,不得有误。”
这个官吏念得很快,然后低下头看着低着头的袁隗,继续的开口道:“袁隗,接旨。”
“怎么可能……”
袁隗现在还处于一种无法相信的状态之中,甚至都忘记了要接旨,然后在头顶官吏的数声提醒之下才反应过来,伸手接过了黄布,有气无力的开口道:“臣,接旨。”
“你现在应当以草民自称。”
这个官吏冷笑着嘲讽了一句,然后转过身朝着外面走去。
袁家四世三公,下有许多的官吏都可以是袁家的门徒,所以他们在推崇袁家。
但是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袁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利用自身势力帮助自家门生争官发财,那些被针对的官吏可不是数目。
佐君续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