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狠一个东林
超小超大

第七章 韩裳是个活神仙 (2-2)

李妍儿听到小丫鬟这么说,她的心,竟奇迹般地逐渐安定不少。

她之前为韩裳感觉苦闷,只是因为韩裳让她感觉没希望。

但现在看,事情并不是这样,她自然心情也就转换了。

就是韩裳,恐怕也想不到,自己本来就是因为猴急,而闹出了这样的一个天大的麻烦。

但是他最后在众人眼中,却是成了这样的一个人。

这事真是出人意料。

但这些当然都只是后话,现代可以不必多说。

只说当日韩裳从李家回到自己家时,时候已经不早。

虽然这日在李家,经历了这么一场混乱的事,但韩裳其实并没有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

李妍儿的事,虽然最后出现了转折,但是就算最后并没有出现皆大欢喜的结果,他也认为不值得忧虑。

他可是穿越者,李妍儿的事,就算出现最坏的结果,他也可以搞定。

回到家,他就记得自己在大街上捡回来的那个女仆,因此想去看看。

其实说那个女仆是他捡回来的,并不十分恰当。

但是也差不多。

虽然那女孩是有主的,或者说是有家的,也有地方可去。

但是那么容易就被他给带到家里来,和捡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韩裳这时回来,想起那个女仆也是很漂亮的,他就想这时候去看看。

他对那女仆可还是一点不了解呢!这时候就应该去了解一下。

但是他想走,韩先这个时候,却是想教训他几句。韩裳今天在李家的所作所为,太需要教训了。

“逆子,你这又是要去哪里,还不快过来给我跪下,好好反省今天的所作所为。”

韩先是对韩裳暴怒喝道。

“我还有事!”

韩裳理都不理自己老爹,他现在忙着呢,哪有时间搭理自己老爹。

说完这句话,他就不耐烦地直接回自己屋去了。

韩先看韩裳竟然如此忤逆,他是气得双眼冒火,但是竟然无可奈何。

这败家子,已经如此无法无天了,他要怎么管教,才能将他管教得下来呢?

只怪小时候没管住,大了就再也管不住了。

韩先是无力地坐下。

韩裳回到自己后院,看到丫鬟小兰,就问她道:“我今天捡回来的那个丫头呢?”

小兰看到韩裳回来,想起他要对自己做的事情,心里先就畏惧了三分。

这时听到他对自己问话,小兰是畏畏缩缩地答道:“她在里面待着,等少爷回来。”

韩先看小兰如此,他是拧了小兰面颊一把,对她说道:“你这么怕我干啥,我又不是外人。”

说着,他就暂时没有再理小兰,而是到里面去看那女仆去了。

明朝最狠一个东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先生,求你别入秦 连载中
先生,求你别入秦
法圣商鞅
[[【飞卢小说网原创小说:先生,求你别入秦】云梦山,末秧决定下山入秦,举世震惊!鬼谷子:徒儿,为师不想辟谷,求你回山别入秦。庞涓:小师弟,我要帮大魏一统天下,求你别入秦。孙膑:小师弟,求你别入秦,我帮不到你怎么办。六国君主:先生,求你别入秦,高官厚禄封地任你挑,别阻碍我们六国分秦。诸子百家:先生,求你别入秦,我们不想失业啊。秦公:求先生入秦,与之分土,世袭永不改,有违此誓,赢氏绝脉!末秧:诸君息
11.4万字5个月前
十国行周 连载中
十国行周
贪看飞花
五代十国——当郭信回到这个乱世,熟悉的赵匡胤还是老爹手下的小弟,李煜还在金陵的后宫吟唱着宫词。 藩镇桀骜、山河破碎、四方裂土,还有幽云十六州的耻辱…… 在迎来光明与希望的曙光前,一切是否还有另外一种结局? (书友群:672194685)
696.3万字4个月前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连载中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无人粥温
【事业型+主角老六+杀伐果断+不降智】 穿越大明成为皇太孙朱雄英,原本只想安稳度日,岂料意外获得监国之权。 恰逢系统绑定,只要大明国运增强,便可获得奖励。 朱雄英露出核善的微笑:皇爷爷,让我监国,你可别后悔。 至此,满朝文武以为的‘哄小孩’休闲度日,成了他们此生的梦魇: “杨宪居然敢骗皇爷爷?杀!” “前元余孽居然还想回草原看看?装盒子里,运输方便!” “世家横行,妄图与皇权共治天下?皇遁·九族
88.7万字4个月前
开局软禁诸葛亮 连载中
开局软禁诸葛亮
乐双士
登山爱好者周瑜,登山途中出现意外穿越到三国周瑜身上。 周瑜此时被诸葛亮三气之后,一命呜呼,被周瑜穿越复活。 “孔明,你老小子等着!” “西川,我来了!” “还有小乔……” “还有严蒶……” 复活之后的周瑜,设局软禁诸葛亮,从此开始了两分天下,北定中原的征伐…… 神奇的是,穿越之后,登山包竟然和周瑜融合,出现在脑海中。 周瑜欣喜:这是穿越之后还带了系统?
62.0万字4个月前
我在大明得长生 连载中
我在大明得长生
老堂
大明王朝,有杀司天监祭天的潜规则。 穿越成司天监监生的许玄,一边长生,一边改掉这个大明坏习惯。 咱们讲科学,不祭天……
71.4万字4个月前
北宋末年一牙吏 连载中
北宋末年一牙吏
塞雁还
大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 宋金联合攻辽。 庙堂昏暗,外族虎视眈眈,流民四散逃亡,江山崩塌在即。 江南却依旧偏安一隅。 越州衙门牙吏出身的申黎庶却拄剑上殿,对着高高在上的官家呵斥道:“人心所向,皆思光复,此乃天道,唯官家听信谗言一意孤行,试问陛下何故欲反天道焉?”
23.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