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刑部作为最高的司法机关,国家的最高审判权利都归于刑部。
“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很好的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刑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在十三个行省也都设有清吏司,均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其实审理段英这件案子,根本不需要刑部尚书亲自主审。可偏偏此事牵连重大,董方新官上任,自然是对这案子十分的重视。
六部之中吏部、礼部、户部、兵部以及工部的衙署都设立在承天门之南。
而刑部则与这六部不同,与大理寺、都察院三司都设立在城西的刑部大街上。
汪直来到刑部大门口时候,立刻就有人认出了他。
守门的人立刻小跑着过来问道:“您是御马监的汪公公吧?”
“正是,是董尚书约我来的,不知他现在可在堂中?”汪直问道。
“在呢,汪公公,我们尚书已经等候汪公公多时了,他告诉小人只要您一到就立刻带您进去呢。公公请随我来。”
汪直点头,便跟着这个人往刑部后堂走去。
刑部他也是第一次来,其实董方说的好听,说什么让他一起来审理,其实他又哪有什么审理的权限。
他可不像是东厂的人,东厂在刑部审理案件的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派人到此,名为“听记”。
表面上来看,是起到监察的作用,将案件审理的过程一起汇报给皇帝。
但实际上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以内制外的一种手段,东厂派出内臣“听记”,皇帝便可以随时掌握刑部的动向。
而对于东厂来说,这也是他们扩张权利的极好机会。
“不知东厂今天可有派人来?”汪直忽然向那人问道。
“有的,东厂的一位王档头已经来了,正在里边呢。”那人回道。
东厂果然来人了?
汪直预感到今日之事恐怕未必会轻松。
大明西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