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超小超大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不是安排人去暂代 (2-1)

李世民今年的心情很好,全国风调雨顺,没有大的灾害,周围各个国家也没有人敢跳出来叽叽歪歪,都被打怕了。户部又是有了茶饮司,所以也是国库丰盈,连最爱挑毛病的魏征都说这个盛世是有历史记录以来也没有出现过的。

人一闲下来就会有各种yuang,长孙皇后又怀了一个,把李世民笑的合不拢嘴,自己的儿子女儿也陆续的出嫁,跟李家一起合作的生意让李世民手头也有钱,给的嫁妆跟婚礼的规模都让长安人咂舌。不过御史们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是皇帝自己的钱,并没有像历史上的皇子结婚用的是国库的钱。

不过今天的好心情却被一份奏章给扰乱了,交州大都督丘和在大唐的地位并不显着,因为那个地方地广人稀,全是蛮荒之地,也没有什么好关注的,一向没有什么事情都不打扰李世民。现在却是danhe李东升为一己私利,擅动刀兵,斩杀土人首领,引得岭南土人人人自危,违规调动巡检司兵丁,恐有不测之心。

对于李东升有没有不测之心,李世民不放在心上,了不起他能调动几百个人。但是这个擅动刀兵却是让他很头疼,因为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平了高丽。按照辈分来说,隋炀帝杨广是他的表哥,其实李世民对隋炀帝还是很佩服的,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事情,唯一的缺陷就是爱面子,好大喜功。所以才把江山给玩脱了。

李世民自己得位不正,一心就想要做出前人皇帝没有做出过的功绩,以证明自己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人,那么隋炀帝没有平的高丽,我去把他给搞了,那在国民的心目中的地位那就如日中天,后世也要给一句英明神武的评价。现在李东升对那些土renda肆tusha,平时有大军镇着,没有问题,要是自己去高丽的时候,他们突然乱了起来,那就麻烦大了,表哥的前车之鉴在哪里不得不防啊。

放下手中奏章,捏了捏眉头道:“你们怎么看岭南的事情?”

长孙无忌还是第一个发言:“陛下,丘和为人稳重踏实,他既然上书,那肯定就李东升事情坐实,我建议立即将李东升革职,捉拿回长安,交大理寺处理。”

唐俭今年也进了政事堂,他赞同道:“不错,李东升虽然在茶饮司有了功绩,但是功是功,过是过,既然他犯下如此重罪,应该拿回长安受审。”

萧瑀跟李东升合作,每天的进账吓人,无论从那个方面他都要帮李东升说话:“李东升此人一向做事小心,应该不会把事情做得这么明显,事情一定有隐情,事关一个六品官员,还是慎重为好!”

房玄龄也点点头:“是啊,以李东升的水平他不知道挑起岭南民变的后果吗?他敢如此行动一定有他的依仗,我们是不是再等等消息?”

李世民看看他们几个,又问魏征:“你怎么看?”

魏征这段时间身体不好,都靠着墙壁打盹了,听李世民叫他,强打着精神道:“我没有什么看法,我朝对岭南向来施恩,但是一般都是换来的恩将仇报,李东升这么杀一下也好,让他们知道我大唐也是有铁血手段的。”

吏部尚书王珪不同意:“化外野人,当施恩于心,让他们感受王化,如果全是打杀,那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那你去跟那些野人说王化,看他能不能听你的。”魏征看不惯王珪的虚伪,他就是直性子,直接就怼。

看着下面的宰相们作出的判断也不一致,李世民也很头疼。他对李东升印象还是不错的,为了让国库充实自愿去岭南那个偏僻地方两年多了,每年上缴赋税有两百万贯,这样的一个能臣谁都喜欢,再说杀的是一些土人有什么关系,在李世民看来,他们又不交赋税,有了罪也不是大唐能管的,说他们是大唐子民也只是名义上的,现在却因为这个事情要处罚自己的大臣,他也很为难。

研究了一个下午,大家终于通过意见,让李东升回城来述职,自己把事情解释清楚,到时候看情况再做处理结果。不过王珪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意见:“茶饮司现在每年上缴那么多赋税,李东升一旦回京,在岭南哪里没有主事人,群龙无首,耽误了事情可不好,是不是安排一个人去暂代主事一职?”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从伪装者开始 连载中
抗日从伪装者开始
纪武淋
天不生我震王宇,屠戮倭寇是何人。 山河破碎谁将死,血尽扬吾中华魂。 一个字!战! --------------------- 这是一个兵王暴虐鬼子的故事。
7.6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之我有图书馆 连载中
特种兵之我有图书馆
扑街大土豆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之我有图书馆】叶尘穿越到特种兵的世界,获得图书馆系统,阅读获得技能,阅读成神。【保底4-5更】《枪斗术》,《狙击术》,《格斗术》,《基因进化》……图书馆里全都有。只要是叶尘看过的东西,无论人还是物,都能自动形成书籍,记录下对方各种各样的缺点,于是,他牛大了!混迹特种兵,调教各路兵王,这是一个培养,调教强者的装逼故事。兵行千里,唯有一杀,兵行万里,埋葬诸强,这是一条霸道铁
8.4万字5个月前
战国头号霸主 连载中
战国头号霸主
加石更
《战国策》载:商鞅建议尊魏为王,劝谏秦孝公,曰:“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 从商鞅游说魏国称王始,魏惠王便将矛头转向了齐、楚等国。魏国从此踏上不归路。 当徐徐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公元前342年的齐魏马陵之战,且成了魏国太子申。 危急关头,徐徐站在微风中捋了捋鬓发,感慨道:“还从未想过,有一天距离成王竟然只差一步之遥。” 虽然这一步的跨度似乎有点大! …… 河西之战,在公子卬被骗后依旧没
38.3万字4个月前
东汉第一义士 连载中
东汉第一义士
修彧
东汉第一义士,关二爷?不!我臧洪第一个不答应! 罗贯中你不写我臧洪!那我就自己书写我的传奇! 这是三国又非三国,这是一个波澜壮阔又灾难深重的时代! 乱世奸雄曹孟德!姿质风流周公瑾!一身是胆赵子龙!百举百全郭奉孝!算无遗策贾文和!数风流人物还得看臧子源!
8.0万字4个月前
匹夫如山 连载中
匹夫如山
江小毅同学
君不见匹夫胆大气如山,风浪只在须臾间。 君不见骇浪惊涛卷苍天,匹夫横刀出边荒。
17.8万字4个月前
声名显宋 连载中
声名显宋
娇憨的青叔
熙宁三年,名动汴京的知名舔狗吕渊昏死于国子监外,千年之后正写着博士论文的吕渊迷迷糊糊的魂穿大宋。 这一年,朝堂局势风谲云诡,王安石踩着“相三朝,立二帝”的元老重臣韩琦登上了人臣最高位。 这一年,新党跟旧党热火朝天的打着擂台 。 这一年,二程洛学,苏洵蜀学,张载关学,王安石新学……开始争夺儒家正统的名号。 也是这一年——宋朝的天要开始变了!
9.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