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超小超大

第八章 不要辜负李县令的厚爱 (2-1)

官学离县衙不远。

跟李东升想象中一样,官学就是把一座因为战乱而没有房主的房子稍微整修了一下,就拨给官学了。很小的一个门脸,上面写着官学两个字,李东升下了马,抬头看到这两个字,还没有说话,高健就上来道:“这个是刺史大人的题字,代表着州里对官学的重视。”

高健也跟着李东升一起过来了,他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看看能不能让李东升教教自己的儿子。李东升是进士,还考了第一名,有这样一位名师指导的话,那应该成绩突飞猛进了。所以他也不管面子,亲自带着李东升来到这里。

官学很冷清,并不出李东升的意料,院子不大,还比不上国子监的几十分之一。现在正是上课时间,院子里没有人,高健介绍道:“大人,由于条件有限,只有一位老师,学生也不多,只有十几个。”

这个年代的人是渴望知识学问的,大唐立国才十几年,现在正是开国的大发展时期,各种机会都很多。隋末长期的战乱带给人间的重创包括了大量人口的减少,耕地的荒废,还包括文化和书籍的毁坏,多少名着跟书籍毁于战火,知识的传承也出现了断层。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后,在一群治世名臣的努力下,把官学、私学都办了起来,文化复兴正渐渐露出苗头,但是学习还是非常贵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是你靠行政命令就能行的通的,学生们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的出来的。

老百姓渴望学习知识,李东升透过窗户却只看见教室里坐着寥寥数人,一个县城来官学读书的孩子不到十个。

很奇怪的现象,李东升很疑惑。高健看出来了:“大人,主要是掖县百姓太穷,学费虽然有补贴,但是买笔墨纸砚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很多人负担不起。”

做教室的是房子里最大的一间屋子,里面略显破旧,房间里摆放着三十多张桌椅,却只坐了不到一半人,看到窗户那里有人都抬头朝李东升他们看。

站在台前的教书先生是个邋遢的中年男子,看到一群人簇拥着李东升,知道来了个大领导。赶紧上前自我介绍:“拜见各位大人,小人刘玉山,是官学教师,请问。。。。”

高健跟这个刘玉山还有点熟悉,儿子在这里上学嘛,连忙介绍道:“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官,李大人。”

“小李探花?”刘玉山呆板的表情立刻生动了起来:“参见大人,久闻大名,今日竟然有幸一见,不胜之喜。”

李东升看着这个刘玉山,只见三十多岁的样子,矮矮胖胖,头发乱糟糟的绑在头顶上,脸上好像没有洗脸的样子,还有眼屎在眼角,胡须上也有灰,衣服更不要说了,一块块污渍到处都是。

抽了抽嘴角,李东升挤出笑容道:“刘老师辛苦了。”

刘玉山倒是很和气的,站在门口脸上的笑容满面的介绍道:“本县官学成立于贞观元年,是在皇上无比的关心。。。。”给李东升讲起了学院的历史,一套官话听的李东升直反胃,原来官话套话自古以来就有。

高健看出来李东升的不爽,赶紧打圆场:“大人,既然来了,不如你给学生们也上一次课,鼓励他们的向学之心,有你这么一个进士给他们上课,相信他们一定会记忆深刻,永生难忘,说不定过几年又是一个进士呢。”

周围的人都笑着附和,李东升也只好道:“学生是我做过的,但是老师还真是第一次,我试试看吧。”

进了教室,学生们早就不耐烦了。看到人群进来,才安静下来。李东升走到讲台前:“自我介绍下,本官姓李,名东升,贞观四年进士,皇上御口封为小李探花。现在是掖县县令。”

下面的学生听到李东升的介绍立刻开了锅。“真的假的?”

“你就是小李探花啊?”

“有这么年轻的进士嘛?”

高健朝一个年轻的小家伙使了个眼色,那小家伙笑着站了起来:“李大人,学生高进,听说大人诗才绝世,眨眼间就有经典诗作出世,今天来我们官学,是不是给我们做一首劝学诗,也好让我等接受鞭策。”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之赶尸的熊孩子 连载中
大唐之赶尸的熊孩子
命带紫金
[[【A级签约作品:大唐之赶尸的熊孩子】魏献穿越大唐,成为大唐一代名相,魏徴六岁的孙子。然而魏献并没有锦衣玉食,他穿越睁眼的第一时间,竟然在菜市口的断头台。而他赫然就是那个被斩之人!“斩!”“唰!”刽子手刀起。“崩!”刽子手刀断。“叮,赶尸系统开启.....”(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8.3万字5个月前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连载中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面包不如馒头
穿越红楼世界,遍地吃人的狼,可随身带着农贸市场,这不造反等什么? 但是怎么回事,刚决心做好大事,总有不容拒绝的天大好处落手里,何处逆贼想害我? 李征左思右想,决定学一学“大汉忠臣曹丞相”,或“大魏孤忠司马懿”,如此可否?
新书5个月前
大唐之开局流放三千里 连载中
大唐之开局流放三千里
白玉惊天柱
我叫万舍,我穿越了,可我现在慌得一批! 请问穿越成为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手下的小太监的干儿子怎么办? 在线等,非常急!
16.1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大厨无双 连载中
三国之大厨无双
胜郭
世人皆说三国好,可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乱世。 乱世,人命贱如狗! 什么西凉猛虎董仲颖,四世三公袁二子,八顾刘表定荆州,乱世枭雄曹孟德,民心所向刘玄德,孙家三代立江东…… 这些,都和方莫没有关系,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活下去!? 慢慢的,他渐渐接受了身边的人。 “桃园四结义?我看行!” ——————————方莫! 接下来事情好办了,大哥当领袖,二哥三哥万人敌,他则躲在背后出馊主意。 大厨,也能无双!
192.5万字4个月前
延明纪略 连载中
延明纪略
砀山寇
崇祯八年,李自成、张献忠联营与左光先沿汉水对峙。 卢象升统领东南,洪承畴经略西北,两面夹击,义军左右冲突,一把火烧了朱元璋当年出家的皇觉寺。 徐光启提出编列的《崇祯历书》终于修成,西学东渐成果日丰。 郑芝龙与刘香大战珠江口,一举成为海上霸主。 多尔衮收服察哈尔各部,皇太极敲打代善,获得了后金内部的无上权威。 日本江户幕府正式锁国。西班牙在秘鲁的银山日渐枯竭。《布拉格合约》签订,德意志的战场看上去
20.7万字4个月前
御史朝堂 连载中
御史朝堂
天方也谈
御史台上,监察百官。朝堂里明争暗斗,黄侃全力辅佐皇上重归宝座。 牢牢掌控监察百官之权,拉打制衡,纵横捭阖。 消灭权臣,一次次排除皇室、外戚干扰,安国即将实现清明大治。 而黑暗将至,一些神秘势力侵入朝堂,掀起一股股血雨腥风。黄侃铁腕清除幕后黑手,组织起光明救护军,远征黑暗深渊。 一部御史朝堂,书写出朝堂与江湖的恩恩怨怨,展现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
56.6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