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有没有本事还难说,但绝对是个刺头,最爱夸夸其谈顶撞上官,正好借此机会把他打发了……”
※※※
以明末的航海水平,海路从福州到广州需要大概三天时间。
趁此机会,朱聿锷正好就在船上和张家玉、施琅二人拉好关系。
张家玉,这可是朱聿锷根据自己的记忆,专门向隆武帝要的人。
原时空清军进岭南时,岭南地区的南明势力迅速被瓦解,但是岭南人民却自发组织了不少抗清运动。
带领岭南人民抗清的各类人物当中,又以岭南三忠比较有名,而张家玉正是岭南三忠之一。
实际上朱聿锷之所以记得张家玉,除了他是岭南三忠之外,还和他的古儒之风有关。
张家玉出生于广东东莞的一个没落读书家庭,但他从小就生性聪敏,除了精通诗词书画之外,还喜击剑、好任侠,多与草泽豪士交游。
这样的性格,自唐朝之后的儒生当中,已经很少见了。
因为性格上的原因,让张家玉养成了行侠仗义的行事风格,在广东地区绝对可以说是结交甚广。
更难得的是,靠着一颗聪明的脑袋瓜子,张家玉在科举一途上也相当厉害。
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九岁中进士。
可惜的是,张家玉刚考中进士,第二年崇祯就挂了,让他根本都没机会展示自己。
逃到南方后,张家玉又因为资历不足的原因,并不太受南明各政权的重视。
后来清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隆武政权被灭后,张家玉潜回广东召集百姓抗清,虽然小有作为,但最终还是难逃英勇就义的命运。
这样一个人,正是朱聿锷想要的完美副手。
有一定的领军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力相当不弱,可以让朱聿锷的招兵过程变得简单很多。
现如今,朱聿锷手里也算是有文有武了。
文有张家玉,武有施琅。
建设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