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奉行的乃是重文抑武的政策,别说是那些世家子弟,即便就是寻常老百姓家,只要日子还过得去,谁又愿意自己的子弟入行伍?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这句名言,便出自于宋朝。
宋朝更有囚徒充军的传统,犯了罪的囚犯,在脸上刺上字,然后再发配到军中效力。
这样的军队,已经完全没有了荣誉感,能吸引得到真正的人才才怪!
真正有门路之人,可以说,那还真是羞与其为伍!
寇准也是没有办法,能够冲锋陷阵的人才,必须得具备好勇斗狠的性格。
这样的人,也只能在大牢之中去搜寻了!
当然了,寇准此次搜罗到的人才,并非仅仅只丁昊一人。
大宋朝那么多的州府,随便搜罗搜罗,也有几百人!
可偏偏丁昊便是这几百人中的翘楚!
确实,有本事的人就犹如那锥在囊中,总会脱颖而出。
丁昊确实脱颖而出了!
而且,只用了短短数日,他竟然折服了杨延昭!
杨延昭的本事,寇准自然是清楚的。
杨延昭的性格,寇准也了解,轻易绝不夸人!
能被他如此推崇,而且是推崇备至,寇准这才萌生了亲自前来考校一番的念头。
否则以他宰相之尊,日理万机,哪里有闲工夫前来与一介白身磨嘴皮子?
一个将才,只需要弓马娴熟,武艺超群,敢拼敢打,就已经具备了基本要求。
但是一个帅才,除了这几个方面之外,那还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还得具备深远的战略眼光,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帅才需要更擅长于机会的把握,必须得更加的知微见著!
毕竟战机瞬息万变,需要当机立断,需要活学活用。
“能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
寇准此行,正是想要亲自来判断一下,看一看,分辨分辨,这个备受杨延昭推崇的柳三便,到底是个将才呢?还是个帅才?
大将有大将的用法,小将自然也有小将的用法!
至于帅才嘛!
寇准觉得,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而真正的帅才,也许百年也难遇!
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而来的,谁曾想寇准这一试,连他自己都被惊到了!
这特么!简直就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奇才呀!
这样的人若不是帅才,那特么,就没有帅才了呀!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