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自从力主宋真宗南迁之后,为了消除王钦若对宋真宗的影响,使了个手段把王钦若从宋真宗身边赶到了雄军,令其到前线去直面辽军了。
用心良苦啊!寇老西估计是想练练王钦若的胆!
与此同时,寇凖还派探子到前线去侦察敌情。
根据对敌情的分析,老寇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
他指出:“目前敌人已至深州、祁州以东,我方大军在定州及威虏等地,东路别无驻军。
应一面调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派孙全照指挥。
另一方面应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打探敌情。
这样就可以振奋军威,安定人心,打乱敌饶军事部署,并可与刑州和沼州的军事据点构成犄角之势,以便攻守。
万一敌骑南下攻入贝州,应立即增援定州,向东北进攻,牵制敌人后方,使敌兵不敢纵深作战。”
同时,寇凖再一次提出,宋真宗必须御驾亲征!
他直言不讳地对宋真宗讲:“为了鼓舞士气,争取这一场战争获胜,陛下您,必须渡过黄河,亲自率军指挥。”
寇凖一方面同妥协派斗争,一方面积极备战。
他派冉河北把农民中的青壮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发展厢兵队伍。
并规定:河北厢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
厢军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应给予奖赏。
另外,寇凖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三十万两交给河北转运使,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
得知这一切之后,丁昊对寇准的佩服更甚。
丁昊当然知道,以战促和的檀渊之盟,乃是寇准一力促成的。
这一盟约奠定了北宋此后三十余年的和平稳定。
虽然北宋后来在军事上越来越孱弱,但这与寇准无关。
寇准的出发点是好的,和平共处,休养生息,或者是卧薪尝胆,以图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之后再战。
怪只怪,此后几任皇帝实在是太过于窝囊!
若是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能够得以贯彻,北宋绝对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徽钦二宗也绝对不会落得个双双被俘,坐井观的下场!
也许是终于忙完了战前的一切部署,寇准寇大宰相,终于有时间前来鉴定他所命人在各州府大牢之中发掘出来的这些人才了!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