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他也知道他的那几个姐姐妹妹可以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为他好话,却不可以做为倚仗。
李林甫的倒台便是前车之鉴呐!
他觉得,李林甫之所以悲惨收场,最最关键的,就是手里没有兵权。
若是手里握有几个军镇,即便就是当今子,也不敢下狱就下狱吧?
这狗日!的典型的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一切不都是拜他所赐吗?现在时过境迁,竟然又怪起了唐玄宗李隆基翻脸不认人!人呐!果然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有了这样的认识,杨国忠便非常在意他所兼任的那个西川节度使之职了。
可是西川辖下剑南道,属于军镇,仅有两万左右的兵马,与他所谋相去甚远?
要划拉,怎么着也得划拉个大军镇不是?
于是,他就将筷子伸到了安禄山的碗里。
“范阳军镇拥有近十万军队,若是能将范阳节度使之位搞到手,一个顶三,岂不美哉?”
杨国忠一边意淫着,就一边开始了毫无顾忌的拉拢。
话,拉拢别人不行吗?为啥非要挖安禄山的墙角呢?多伤和气呀?
一来嘛!杨国忠就看上范阳节度使这个位置了。
二来,其实,他就想让安禄山屈服。
觉得,以他现如今的宰相之尊,那还不是一呼百应?
人牛逼了,就想专治各种不服嘛!不排除有较劲儿的成份在其中!
三来,人熟好下手呗!这个,谁不知道谁呀!是不是?兵法还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再了,即便是到了后世,都还影杀熟”一呢?充分证明这一招釜底抽薪挖墙脚之计的生命力与成功率,那还是灰常高的嘛!
那么,杨国忠拉拢的对象都有谁呢?
别人咱们且先不论,只一个人,那就是范阳镇都知兵马使史思明。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便是安禄山和这个史思明。
史思明能与安禄山一起,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大事,想想,两饶关系肯定差不到哪去!
况且,这两人可是发,想当年一起偷羊被抓,安禄山认了干爹之后才发迹的嘛!
妥妥的,共患难过的好基友啊!挖谁不好?偏偏非要去挖人家的好基友!
不是作死,是干啥?
史思明本是宁夷州人,本姓阿史那,名崒干。
不仅同安禄山是死党,而且两人还是一起蹲过大牢的老铁。
两人那关系,丝毫不亚于有基情的某某和某某。
总之啊!那比同穿一条裤子的关系可好多了!
想当年,二人同时被封为捉生将。
史思明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因此多次建立战功,也很受李隆基赏识,“思明”之名便是李隆基所赐。
杨国忠利令智昏,竟然拉拢到了史思明头上,真是,真是,狂妄自大、外加无知无畏到了极点啊!
他也不打听打听,史思明这个家伙是怎么起家的?
前面咱们过了,安禄山安胖子,那是靠给缺干儿子起的家!
给缺干儿子那活计儿,他非常的专业,灰常在行啊!
杨玉环整整比他十七八岁,他竟然毫无违和感的认做了干妈!
这个、这个,实在是,没有一定道行,做不出来之事啊!非高手不能为啊!
尽管后世也有狼狗到处认干妈的,可是,谁见过老男人认个少妇当干妈的?
实在是太疯狂了呀!脸皮得厚到何种程度?
后世那些不要脸的,大不了也就是,床,上,干爹、干妈,干女儿啥的!哈?
跟安胖子实在没法比!
史思明也有特长!
这货!凭骗起家!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呐!
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七百三十六年,史思明因欠官府债款走投无路,逃亡到北边的奚族地区,结果被一向排外的奚族人捉住。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