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郡王李豫,最终还是没能带上自己的母妃一同前往灵州。
也许,太子李亨,并不相信父子之情。
留下李豫的母妃,这样,他才能够更加的安心。
李林甫,也并不似想象的那般简单。
此番,随同广平郡王李豫前往灵州的一行人之中,有李白和李俊生这两名宗卫署的微末武官。
也许是出于事后好推卸责任的目的,李林甫将计就计,一面装作被迷惑住了,按兵不动。
一面,将拦截刺杀广平郡王李豫的计划,暗地里交给了宗卫署正李留芳。
别看李留芳官职低微,可是办这种差事来,早就轻车熟路了。
他仍然还是置身事外,只将具体事务交给署丞李辅一去办。
这一次,行刺的地点已经不在京师之内了,因此,可以稍微的放开手脚,规模比较大一点儿。
李辅一亲自带队,暗地里纠集了百余人,而且全都带着强弓硬弩。
伏击地点,就定在西出京师的阳关之外。
此番前去灵州,李白与李俊生的官职,自然是有所变动的。
两人原本都是宗正寺宗卫署中的从九品武职,调入灵州总管麾下之后,李白被任命为正七品上致果校尉,具体职务便是亲勋翊卫队正。
而李俊生也跟着沾了光,被广平郡王李豫任命为从七品致果副尉,暂且担任亲卫队左侯。
这个官职,其实也是丁昊自己要求的。
他本身由于官阶太低,即便就是往上拔擢,也不宜一下子拔擢的太高。
京官外放,提升个一两阶也不算太过份,再加上他们担任的这种微不足道的武职,由从九品提升为正七品,虽然有点儿匪夷所思,但是也算尚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并非没有先例。
此行前去灵州,这个卫队正,也算是一个比较紧要的职位。
位虽卑,但干系的确不。
毕竟乃是古代,即便是下承平,也偶有盗贼出没。
只要安全抵达灵州,他这个亲卫队正就算是圆满完成了差事,再往上提升一阶,理由也算正当。
若是运气好,路上碰到几个不开眼的贼人,立功的机会可就来了!
至于李俊生,若非是跟随丁昊以及广平郡王,他哪里来的连升三级的机会?
那家伙,自然也乐的屁颠儿屁颠儿的!
那么,广平郡王如今所担任的这个灵州总管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
唐朝的行政区划和建制,改隋朝时的郡、县两级制,为州,县两级制。
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道,后又改为十五采访使,并且沿边境重要地域,设总管。
总管兼管军队和民政,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的都督。
只不过到了唐朝后期,又将总管还原为了都督。
唐初,公元618年武德元年,改隋朝的灵武郡为灵州,并设灵州总管府,属关内道,是唐朝屯兵防御突厥的军事重镇。
灵州总管府辖回乐、灵武等五县。
公元713年开元元年,唐玄宗又在灵州设朔方节度使,统管朔方军镇。
也就是,这个灵州总管实际上与灵州刺史,朔方节度使,在职能上面,有某些方面是相互重合的。
其实这也不足为怪,封建王朝的帝王,在任命封疆大吏之时,往往都是这样,无外乎就是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嘛!总比让其一家独大要好吧!
因此,这三个官职具体来,刺史更趋向于民政官,节度使更趋向于军政官。
而这个总管,看上去军政与民政都能插手,实则若非强势之人,往往只会被排挤的什么事也插手不上。
在级别之上,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的最高官阶乃是正三品卫大将军,灵州刺史杜鸿渐则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而广平郡王李豫,他本身的郡王爵位已经是从一品了!
但就实权而言,不言而喻,节度使牛仙客居优势,刺史杜鸿渐次之,而广平郡王李豫实际上就是个空壳子。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