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奏,可真狠呐!一举扳倒了朕的一位尚书,两位侍郎!
谋定而后动!不发则已,发则直中要害,一击毙命!
稳、准、狠!
确实够稳,够准,也够狠啊!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前朝的笑柄,如今竟然活生生的就出现在了眼前!
发人深省啊!
不知道尔等是何感想,朕很是心惊啊!
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啊!国朝吏制竟已崩坏若斯!
吏制崩坏,后患无穷!”
李隆基见丁昊亦是禁若寒蝉,停顿了一下之后,终于将自己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呐!
此事既然因你而发,看来这个善后,也只能交给你了!”
李隆基的这番言辞,还真将丁昊惊出了一身冷汗。
前半段话,他听的真是胆战心惊。
他还以为,李隆基也要迁怒于他呢!
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以皇帝这种奇葩的属性,以及那狗脾气!说实在的,丁昊还真不敢打包票,能够次次号准李隆基的脉。
见玄宗李隆基正在等待着自己的回答,丁昊误以为是让他推荐担任吏部尚书及吏部侍郎的人选。
不敢怠慢。
举贤不避亲道:“回禀陛下,兵部侍郎张说,工部侍郎张九龄,吏部郎中苏颋皆是精明强干之辈。
臣以为,此三人,正好可担当重任。”
李隆基沉吟片刻,摇摇头道:“吏部糜烂若斯!又是至关重要之地,必须有一位宰辅坐镇,朕才能够放心。
你也不要再推三阻四了,能者多劳,这一摊子事,你必须尽快给朕理顺!
大比在即,后面你的事还多着呢!
既然你举荐了这三人,那就命这三人做你的左膀右臂吧!……”
就这样,丁昊又以中书侍郎的身份兼任了吏部尚书。
张说,张九龄,便只能担任吏部左右侍郎。
而苏颋,则从无关紧要的清吏司调任文选司。
除此之外,丁昊又让他兼任了自己麾下的中书舍人。
吏部有了这四人坐镇,风气顿时便扭转了过来。
果然,没过多久,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的恩科,就到了。
这一科,李隆基委任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丁昊,礼部尚书贺知章二人,为今科会试的正副主考官。
接到旨意之后,丁昊很高兴。
谁曾想?有一个人比他还高兴!那就是孟浩然的亲爹,孟总。
因为,这一科,他的儿子孟浩然也参考了!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