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报之后的太平公主,尽管与临淄王李隆基一样惊愕。
可是她终究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在加上,已经过了崇拜偶像的年纪。
也就只当丁昊这一次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有着枭雄之资的武三思,成了这场政变的陪葬品,韦皇后的势力遭到了重创。
朝堂之上的各派又开始了蠢蠢欲动。
新的一场势力瓜分战,顿时开演。
宰相魏元忠,相王李旦,太平公主,这三派,以皇后韦香儿目前的势力,已经无法彻底遏制。
她也只能在这场争夺战之中,加紧开始扶持新的势力。
她的女儿永泰公主,安乐公主,以及他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儿、宗楚客、韦跨、韦播、高嵩等人,这一次获利颇多。
相王李旦同中宗李显一样,经历过了武则朝的登基之后又被废黜事件之后,他们对权力已经看得很淡了。
临淄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熏陶之下,这一次正好借着他父王的名头开始大肆培植亲信党羽。
丁昊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这样的好机会,自然也就赶上了。
在此次的权利瓜分战之中,丁昊有幸,亦得到了一顶官帽子。
也许在别人看来,此次他得到的这个从四品下的官职,实在是根鸡肋。
可是丁昊并不这么看。
在他看来,他此次所得到这个临淄王府长史之位,含金量堪比朝堂之上的宰辅。
当然啦!指的乃是潜力!
临淄王李隆基那可是日后的真命子!
现如今,做了他府中的长史,那可就等于是日后皇帝身侧所有潜邸近臣的领头羊呀!
名垂青史的太宗朝,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哪一个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潜邸近臣?
因此,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从四品下的官职,但是丁昊对这个临淄王府长史之职,非常的满意。
这就相当于,炒股时,手中牢牢地抓着一只大黑马股呀!
只需要笑看风云,静心以待,就可以了!
唐制,亲王府长史,秩正四品上,郡王府长史次之。
不过他们的职能都是一样的,与王府司马共掌府僚与纪纲。
长史趋于文,属于文官序列,而司马更趋向于武,可以看作是武职。
长史的地位要略高于司马。
王府长史主掌王府的政令,辅相规讽,以匡正王的过失,并统率府僚各供其事。
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皆替王奏上。
若王有过,则诘长史。
总而言之,现如今丁昊的这个临淄王府长史的职务,其就是临淄王李隆基的全权代言人。
既有协助其处理王府一切事夷权利,还有规劝、教导其言行举止的义务。
此职,看来还真是给他这位“先生”量身定制的啊!
既然已经成了李隆基幕府的领头羊,当然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丁昊网络各类人才的大计,正式展开。
张、张九龄、苏颋等丁昊所亲手培植的一帮老人,再一次迎来了春。
当然了,丁昊也并没有忘记,历史上跟随李隆基一起,成功策动唐隆政变的那些将领。
诸如: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钟绍京等人,全都得到了丁昊的点名举荐。
这帮缺中,有的人其实早已同李隆基暗通款曲了。
这就更令李隆基惊奇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李隆基的内心之中,就滋生出来了这样一种感觉。
正当丁昊积极为李隆基出谋划策,搭建班底之时,被吓破胆聊中宗李显终于下定决心要迁都回长安了。
神都洛阳,给中宗李显留下太多不愉快的记忆,他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了。
皇后韦香儿,在损失掉了武三思这么一个强有力的臂助之后,在新一轮的权力瓜分大战之中,似乎是,并没有占到上风。
于是,她也想重新换一个地方,那样也可以开辟全力新空间。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