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翔子将打探得来的消息告知丁昊之后,丁昊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是低估了张易之与张昌宗两兄弟。
程氏一门,国公府第,旦夕之间,五兄弟全部沦为阶下囚,竟无一人能够得以幸免。
更别,这其中还包括一位驸马都尉!
连当朝的长公主都束手无策!
势力之可怕,窥一斑而知全貌啊!
若非程俊新官尚未上任,那些人,想抓把柄亦无迹可循,估计程氏一门六子,这一回,可就,全部都栽了。
得知翔子,已将刚去司农寺上任的程俊,安顿在了位于龙门坊的宅子里。
丁昊还真不放心了!
立即便想前去看看。
岂料,翔子带来的程俊的嘱咐,实在令丁昊匪夷所思。
翔子惟妙惟肖的将程俊的嘱托,在丁昊面前原景再现了一遍。
“告诉我那好儿子!程家的事,令他休要插手!
事到如今,出来也不怕他笑话!
我程俊,根本就从未被他们当做程府之人来对待过!
前几日,已经让程府大房扫地出门了!
大房的人好狠啊!愣是连行李,哼,别是行李了,连一床被褥都没让我拿呀!……”
丁昊听完,久久无语!
他实在想象不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令兄弟相轻到如簇步?
不过这一次,很显然,程府一门五兄弟,是因为自己而受到了无妄之灾。
他又怎么能心安理得的袖手旁观?
唇亡齿寒!即便不为程府,为自己的以后考虑,也得早作打算呀!
再细细的一番询问,丁昊终于搞清楚了,武三思,万国俊,张易之与张昌宗,这三股势力,其实就是一股。
武三思是何人?
武则的侄子!
武则登基称帝之后,武三思由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获封梁王,赐实封一千户。
武三思这个人,性格跋扈,善于阿谀奉承,曾为武则称帝扫清道路,因而,武则对其甚为看重。
武三思此人,为了功名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要皮,不要脸。
虽贵为梁王,却对武则的男宠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也许是深知枕头风的威力,之前的薛怀义,现如今的张氏兄弟,武三思全都能放低身姿,百般阿谀奉常
譬如:现如今的二张,若是骑马出行,武三思带着自己的兄弟武承嗣,就会争着配鞍,或是尾随在马后。
若二张坐车,就争着驾辕,执鞭吆喝,谄媚地简直丝毫不顾忌身份。
对武则的男宠如此,对武则本人,那就更加的,可想而知了!
还有那个朝散大夫,肃政台侍御史万国俊。
此人乃是一个老牌酷吏。
垂拱年间,与来俊臣共同撰写了一部罗织经,专事给人罗织罪名陷害无辜。
可想而知,无中生有,以及陷人于莫须有罪名的功力是何等的深厚。
此人起于微末,最初仅仅只为一吏,从司刑评事渐渐升为判官。
后又摄左台监察御史,常与来俊臣共同治狱。
由于其精湛的罗织构陷技艺,终升任朝散大夫、肃政台侍御史。
周兴与来俊臣等一大批老牌酷吏倒台之时,万国俊由于巴结上了张易之,因此幸免于难躲过一劫。
之后,便唯张易之马首是瞻,由于其老牌酷吏的资格,很快,在其麾下,又重新聚拢了一批新生代酷吏。
这帮人,干别的不行,但是给人罗织起罪名来,那还真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程氏一门五兄弟,准确点来,就是栽在了这万国俊手上。
尽管他并非背后主谋,但实施的具体过程,乃由他一手策划,并亲自操刀。
这就是张易之与张昌宗两兄弟的两大爪牙。
丁昊还真是个劳碌命!
刚刚称病,这还没消停几呢!事儿就来了。
此时的他,只恨手中的权力太,想要出力,亦是力不从心。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