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昊还真怀疑,这是不是哪位穿越大神的手笔?是不是有北漂或者日漂的经历呀?
再看棚顶,也是木板结构,似乎又在上面加盖了瓦片。
可是明显的偷工减料了!
防水处理做的,根本就不过关嘛!
木板之上隐隐还有水渍,应该是偶尔漏雨所致。
这可是考场大忌啊!
若是不趁早处理,公不作美,要是下雨了,正答着卷呢!那可就不妙了!墨卷若是遇到了水,后果可想而知啊!
丁昊不敢掉以轻心,便先站在凳子上,将预先准备好的防雨布,比划过后,安置在了案几的正上方。
这就是防雨措施了!也不知道其他的士子有没有想到?
丁昊现如今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管好自己就行了,别饶事,他也管不着!
待到一切收拾停当,就只等着准备答题了。
第一场考试,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进士科的三场考试顺序是,第一场策问,第二场贴经,第三场诗赋。
评判的标准是,策、经全通,诗赋上佳,为甲等。
策通四道、帖通四道,诗赋上佳,为乙等。
至于后面的等级,若是想中式,基本上就没有希望了。
仅从这评判标准之上便能够看得出来,唐代的科考非常重视诗赋。
以前也有循例,帖经不合格的,如果诗赋考得好,也可以录取。
这便是唐诗为何能兴盛的原因,毫无疑问,唐朝的科举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
片刻之后,布题官终于将考题在一面大木板之上公布了出来。
丁昊定睛看去,第一题是
问曰:“朕观古之王者,尧舜禹汤,受命君人,……我朝宅四海,……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丁昊还行,琢磨了半晌,终于将这道题到底是何意?搞了个明白通透。
于是便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
其实这道题也不难,只要搞清楚了题面究竟何意?对于丁昊这样的穿越人士来,回答起这种问题来,由于站得高,看得远的缘故,往往能够高屋建瓴发人深思。
若是发挥的好,不定还能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那么这道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
那就是……
神笔从项羽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