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供给前线的口粮,现在军中的储备粮食只剩下一个月了。”
陈得这番话,就像是一团厚重的乌云,萦绕在参加会议的几人心头。
正如宋时烈所担忧的那样,如果破虏军真的撑过了这一个月,那么接下来的粮食应该如何供应呢。
一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但也肯定算不上很长。正所谓未雨绸缪,现在已经有必要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几人梳理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想要靠秋收来缓解缺粮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法指望了从其余地方引进粮食,从目前孤军奋战的情况来看,也不现实。
陈得提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林寅观可以和长崎方面成功取得联系,或许可以向长崎甚至是日本当地的商贾购粮。
只不过,听到陈得这话之后,崔镇南和李璌两人几乎同时摇了摇头,说道:“怎么可以向日本商贾借粮呢?”
陈得一愣,看来朝鲜与日本之间的矛盾还是太深,即使济州岛已经举义,也不愿意和日本有太多瓜葛。
其实,李逸澜派林寅观去长崎请兵一事,在破虏军内部也没有得到完全的统一意见,只是也不好直接反对,最终形成了默认同意的局面而已。
况且,林寅观去请兵,请的是寓居长崎当地的汉人,而不是请兵于日本人,这一点区别,对于破虏军内的朝鲜高层来说,十分重要。
陈得想通了之后,最终也只能沉重地点点头,至少只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无法改变这几个朝鲜人的想法的。
或许只有李逸澜亲自出现在这里,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想法,至少反对的声音不会太大。
陈得的意见也被暂时否决之后,空气又是一阵沉寂,在场的四人都在思考着解决的方案。
半晌之后,宋时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银两,从百姓的手中购买粮食。”
毕竟,在领了两次粮食之后,济州府城里百姓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余粮。因此,这个意见大体上得到了几人的同意,但具体实施起来,需要商量的地方依然很多。
崔镇南便说道:“战事已起,粮食又歉收,百姓自己家中也要储量,以防万一。只怕如果以平常的价格购买,很难买到足够的粮食。”
“但是,如果以高价购买的话,我们现在的存银又未必足够。”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虽然说当初粮食都是免费救济给济州民众,但是送出去容易,取回来难。现在粮食早已经进了百姓的家里,再想回到官府的手中,难度就大了。
李璌建议,官府在收购粮食时,可以给每家每户都限定一个收购粮食的额度,一律按照这个额度强制执行。
乱世用重典,李璌的想法很直率。
虽然说这样做,还是没有脱离出强制收粮的范畴,但毕竟还是用实实在在的银两在购买,因此在场的几人都在心里说服了自己。
商议妥当之后,会议便到此结束,四人各自下去休息。明天一早,开始具体制定出收购粮食的价格,收购的数量,以及具体的执行手段等等的细节。
济州岛北岸,破虏军阵地。
自洪宇亮渡海而来,已经有两天了。
出乎李逸澜意料的是,除了洪宇亮来的当天,南征军没有动静之外,等到了第二天,南征军便卷土重来。
不过,相比起第一次作战的分头夹击,这次南征军兵合一路,主攻了曾胜、柳馨远所在的港口方向。
虽然限于战船的数量,南征军没法将所有的士兵都投入到战场上,但是相比起初次战斗时,每个方向五千人的作战规模,这次南征军一次性便投入了接近一万名士卒,进攻港口。
第一时间,曾胜便派人向李逸澜紧急求援。
李逸澜接到求助信时,洪宇亮也在身边。洪宇亮内心暗暗疑惑,郑致和不是已经决定攻击东边的旌义港口了吗,怎么今天还在攻打济州北岸。
莫非是在洪宇亮离去之后,郑致和以及申方洋等人重新商量出了作战方案?或者是,担心洪宇亮泄密,所以临时调整了?
大明漂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