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党的金佐明恰恰相反,他的家族和宋时烈家族有世仇,这时专门上郑致和家中,痛陈宋时烈身为不少儒生心中的精神领袖,而去参与济州兵变,分裂国家,行为恶劣,应当受到严惩。
就连到了汉城之后老实低调的洪宇亮,也小心翼翼地过来,探听郑致和的打算。
看到洪宇亮,郑致和就气不打一处来:要是洪宇亮早点向他汇报漂流人事件,他也不会在当初的朝议中最先提出遣送之论啊。
“你跟我一起去。”身为督师,郑致和得到了国王李棩的最高授权,可以自行安排此次南下的事务。
洪宇亮一听,心中直道后悔,就不应该再沾上这滩浑水:“郑相,宇亮现在供职于礼曹,并不知兵啊。”
郑致和哪能这么轻易就放过他:“谁说这次一定会打起来了,至少最开始我们还是要谈的,你是礼曹参知,正好负责的便是外交事务,让你跟着来十分正常。”
想到接下来很可能要和李逸澜以及济州人兵戈相见,洪宇亮心中自然是百般滋味。可是郑致和是洪宇亮在汉城最大的靠山,洪宇亮此时也只能把一肚子苦水自己憋着,乖乖听从了命令。
相比起文官的密切关注,和这次南征密切相关的军队就显得兴致缺缺了。以往战争,必然会有一些将领早早来疏通关系,希望可以获得加入军队的许可,好去立功。
可是这次竟然没有一名武将,事先来郑致和处打招呼,足见此次的南征,在军队眼中绝对不是一个好差事。
郑致和虽然没有真正带过兵,但也读过不少兵书,《孙子兵法《纪效新书,郑致和都曾通读。此时看到军心如此,郑致和虽未出征,心里已经是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人数上有绝对优势,这场仗,郑致和还真没有绝对的把握。
大明漂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