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黄檗宗门竟然是郑氏家族反清复明的海外秘密联络站!从蔡政给林六使的信中观察,再结合林寅观的描述,一个布局多年的海外情报网悄然浮现。
重新看向这几封信,李逸澜心中震动之余,更多的还是佩服。
虽然在历史上,日本黄檗宗门的布局最终没能对反清事业做出太大贡献,但是朱成功、郑经父子这种放眼海外,心系中华的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李逸澜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当下指出来询问林寅观:“看这里,‘专仗化林禅师敦请台兄与顾、魏二翁来宁’,这一句中的顾、魏二翁,所指的是谁呢?”
林寅观刚才看信的时候倒是没注意这个地方,此时拿起来仔细看了下,思考了起来:“我心中倒是有几个人选,但不确定是其中的哪两个。”
李逸澜开玩笑道:“不会是顾炎武和魏禧两位先生吧?”
听了这话,林寅观连忙摇头:“那倒不是,这两位先生名动天下,现在也不在日本啊。”
“不确定就暂时不管了。”李逸澜摆手道,“就单从这三封信的份量来看,我们也应该将信及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以免坏了天下大机。”
林寅观也点头同意:“其实我本来就打算等提督领兵回城之后,提议派船去日本的。只是看到提督今晚和宋、柳两位先生聊得太久,所以没来叨扰。”
李逸澜说道:“现在的时机也不算迟。此前我们一直致力于拿下济州岛,即使想要赴日求援也没有办法。”
“现在拿下了济州港口,我们才算是找到了一些能够出海去长崎的船。”
林寅观点点头,这倒也是。
......
敲定了要派人去长崎传递消息之后,接下来便是这次出海具体的目标。
“可以邀请寓居日本的大明豪杰,前来济州共谋大事,但是不能直接向幕府将军或者是地方大名乞兵。”
李逸澜一句话已经确定了大方向,林寅观也表示认同。所谓的大明豪杰,主要便是李凤、林六使和林环官这样的旅日武装,此外就是隐元、即非、化林等禅师。
林寅观之所以想要派船去日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记挂着原先商队剩下的三艘船,自那场暴风雨过后,林寅观等人所在的主船便和其他三艘船失去了联系。
此时林寅观和李逸澜两人也不知道那三艘船当时是否到了长崎。即使到了,两个多月过去,此时是否还在长崎也不得而知。
林寅观说道:”那三艘商船,虽然船主不是我,但我林家也有持股,还是能说得上话的。如果此时他们还在长崎,我倒是有把握将他们劝过来。”
李逸澜眼睛一亮,要是能够将这三艘船的人劝来朝鲜,对于破虏军而言显然是一大助力。
如此一来,这次前去长崎的人选也十分明显了——商船船主林寅观。
果然,林寅观主动请缨,要去长崎请援。李逸澜爽快地答应了。
.......
“要不是从济州岛至东宁的航路没有人走过,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向延平藩王请兵了。”林寅观惋惜道。
听到这话,方才还因为有机会请来长崎援兵的李逸澜,不由得心中一沉。
在济州岛,他是大明使者、破虏军提督,是济州岛目前的统领者。但是,一旦和明郑集团恢复联系之后,要如何解释自己的身份,又要如何保证自己在济州的统领权呢?
虽然李逸澜不愿意承认,但其实他自己也清楚,从一开始的力图保命,到现在占据济州,李逸澜的内心已经开始眷恋起现在这种万人敬仰,统领一方的感觉了。
心中起了变化之后,有那么一瞬,李逸澜竟然后悔刚才派林寅观去长崎了。
李逸澜甚至开始担心当林寅观到了长崎,联系上三艘商船以及那些寓居长崎的大明豪杰之后,会直接在长崎转船,返回东宁,而置留在济州岛的漂流人于不顾了。
林寅观的族叔林端,以及其他一些亲戚都还在济州岛,应该不会弃他们于不顾的,想到这里,李逸澜才稍微放心了一会。
大明漂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