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他的背后是船上和他一同经历过生死患难的九十五名漂流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临行前,李逸澜的队伍中加入了一个国际友人。
金耽仁满脸笑容,将自己不太机灵的侄儿金永推到了李逸澜的跟前。
“李使者此去济州,人生地不熟,极为不便。”“我这个侄儿,跟着我去过几次济州府城,记别的他不行,单说记地形的能力,金永说第二,在猊来里浦口没人敢称第一!”
“除此之外,我侄子的箭术,在我猊来里也是顶尖的。”
最后,金耽仁稍稍凑近了李逸澜,低声说道:“李使者有什么不便的事,尽可以使唤我这个侄子去做!”
“洪牧使不是一个好应付的,光靠明面上的功夫,恐怕很难对付他。”
“当然,我只是提出来一些建议而已,具体的还请李使者详细参详。”
言罢,金耽仁挺直身来,脸上依旧是满脸的笑容。
只是这笑容在李逸澜的眼中,却又多了几分意味。
......
途经大静县城,被拉来干了一天翻译活的官学监理李德山便准备与大家告别了。
崔镇南吩咐车夫驱马进了大静县城,打算送李德山回官学,也算是体现崔镇南关怀学士,敬老尊贤的优良作风。
指不定哪个士人就给自己记下几笔呢!
但很快,崔镇南就感受到了自己刚才这个决定的错误。
“谁传出去的消息?”
崔镇南恼怒地责问着手下这些不靠谱的兵丁们:“叫你们别大嘴巴,你们偏不听是吧!”
原来,大静县的士民们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说是有大明使者进城来了,此时纷纷涌上街头,道路堵塞不通。
“大静县民,议论汹汹,有交头接耳者,有怅然而立者,更有甚者,拜倒在地,口念皇明不止。”——李德山《丁未笔记
大明漂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