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超小超大

第76章 推行新政 (2-1)

“陛下,末将再次请战,恳请陛下,让末将率军踏平楚国。”以叶宏渊为首,一众原衡城边军将领齐齐跪地道。

踏平楚国。

李逍遥又何尝不想踏平它?

只是经过这几场战争,李逍遥才明白,战争远远没有一句话那么简单。

单论军粮供应而言,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汉国多山地,道路崎岖,想大量运输粮食,确实耗费巨大。

如若再起战事,这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而且,孤军深入,若是后勤补给跟不上,也是枉然,一个不好,还有可能导致大军失利。

所以,李逍遥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开战征伐,而是要推行新政,让汉国先真正变强起来。

这一次,他之所能取得几场战争的胜利,首先是因为敌方轻敌,其次,汉国大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几场战争,都发生在汉国境内。

于汉国大军而言,不论是兵力调遣,还是后勤供给,都能迅速跟上。

“攻打楚国的事,暂时先放一放。”李逍遥继续说道:“如今楚赵两国军力大不如前,在一两年内,不可能在起大规模战事,所以,朕要在这段时间内,推行新政,让汉国从本质上强大起来。”

“新政?”殿内百官惊讶:“什么是新政?”

坐于龙椅上的李逍遥,看了看店内嘈杂的场面,不禁摇了摇头,沉声道:“从即日起,在汉国各个郡县开办文武学堂。”

“我汉国子民,凡六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必须进入学堂学习武术与知识,费用全由国库支付。”

“学堂每年开学两次,每次为期三个月,尽量把开学时间,安排在不是农忙的时间段。”

“这事,由吏部尚书,吴道子负责。”

“诺”站于文臣队列中的吴道子,出列回道。

他现在已经被封为了吏部尚书,但依然兼着暗卫影堂堂主的职位

“兵部尚书叶宏渊!”李逍遥喝道。

“臣在!”叶宏渊出列,双手作揖,微微躬身。

“从即日起,在汉国各郡设置征兵处,汉国子民,凡十八岁至二十岁青年,必须奉诏服兵役两年,服兵役期间,按月发放相对应的军饷,服满两年兵役者,可退役回家。”

“诺”叶宏渊领旨退回了队列。

“礼部尚书林世苍!”李逍遥道。

“臣在!”林世苍出列双手作揖,微微躬身道。

“从即日起,汉国恢复科考,另增设武考,文试科考,以论汉国如何复兴强大为主题,主要针对如何提升汉国国力,如何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等”

“武考,则主要针对如何作战,如大规模平原作战,该如何布阵,如大规模攻城战,该如何取胜等”

“诺”林世苍回道。

“户部尚书陈国良。”

“臣在!”陈国良出列,双手作揖,微微躬身。

“从即日起,汉国官员薪资翻倍,往后若再有官员贪腐,则抄没全部家产,发配到西南边陲去修建水库。”

“诺”陈国良回道,退回了队列当中。

“刑部尚书韦世方!”李逍遥道。

“臣在!”韦世方出列,双手作揖,微微躬身。

“把那本汉国新律拿下去给他!”李逍遥侧头对小太监说道。

随即,小太监在一旁的盒子里取出一本不算太厚的小册子,走向了殿内的韦世方。

这本小册子里,记载着李逍遥根据前世记忆,而默写下来的一些中国法律,例如杀人者尝命。

不过对于一些律法也进行了改变,毕竟汉国还处于封建社会,很多太过前卫的法律,在当下不合时宜。

例如小偷、盗贼,但凡这囚犯,则要被拉去修建水库两年,再放他们。

“这本律书,就是我汉国日后的新律法,你要将这本小册子里的内容,以文书的形式,下发到汉国每家每户,并要派遣各郡县官府衙役,去到每家每户去宣导。”

“诺”韦世方回道,随即退回了队列。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剑神干将莫邪! 连载中
特种兵:剑神干将莫邪!
都市传奇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特种兵:剑神干将莫邪!】时隔几千年,古老黄河中,我自寂灭中被后代小辈唤醒,当我走出棺材的那一刻,镇华夏,斩航母,平天下!“吾乃干将,唯有一剑,可搬山,倒海,摘星,断江,摧城,以及……灭尔等蛮夷诸国!”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1万字5个月前
抗战之红警无敌 连载中
抗战之红警无敌
一条咸鱼
[[【A级签约作品:抗战之红警无敌】薛霖带着红警系统穿越到了1932年初已经沦陷的东北,左手无限资金,右手任务抽奖,脚踢关东军,拳打老毛子!双炮塔天启席卷亚欧非,59式魔改碾压全球!以球长为目标,让全世界在华夏的钢铁洪流中颤抖吧!这是一场由黑科技主宰的二战!(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9.2万字5个月前
朕 连载中
王梓钧
回到明末,沦落为奴。 这皇帝,乞丐做得,建奴做得,流寇做得,家奴就做不得?
346.4万字4个月前
李世民逼我做驸马 连载中
李世民逼我做驸马
空手夺白刃
穿越大唐,半辈子的拼搏化为乌有,牧云只想发点小财,舒舒服服过自己的小日子。 结果却被害入狱,身陷囹圄! 为求自保,才惊动李世民,被请出山。至此历史轨迹便出了偏差,大唐天翻地覆、日新月异…… 吾华夏之科学,不仅古时领先世界,必将永远领先世界。 吾大唐之繁荣,无论今天、明天、后头,将永远令世人瞩目。 牧云:“这有何说的,不本就该如此吗?”
3.1万字4个月前
人在大唐傍靠山 连载中
人在大唐傍靠山
我不配学医
谁说现代人回古代就注定玩脑子玩不过古人。 谁说现代人不能在那朝堂上搅弄风云。 这是一个没有系统的家伙,靠着开局土豆玉米与一张能忽悠的嘴。 被一群老狐狸赶鸭子上架的推上了巅峰的故事。 我们能保证的是,心黑,手狠,不要脸。
10.6万字4个月前
声名显宋 连载中
声名显宋
娇憨的青叔
熙宁三年,名动汴京的知名舔狗吕渊昏死于国子监外,千年之后正写着博士论文的吕渊迷迷糊糊的魂穿大宋。 这一年,朝堂局势风谲云诡,王安石踩着“相三朝,立二帝”的元老重臣韩琦登上了人臣最高位。 这一年,新党跟旧党热火朝天的打着擂台 。 这一年,二程洛学,苏洵蜀学,张载关学,王安石新学……开始争夺儒家正统的名号。 也是这一年——宋朝的天要开始变了!
9.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