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关于大比期间交易的操作方式,这个设计的就更为高明了。因为要保密学徒身份和所选行业,以及交易细节,以此来避免暗箱操作,所以大比期间采取的是全程匿名的方式。
在大比开始时每个学徒都会领到一个号码牌,同时,学堂会在校场设立几个巨大的布告牌,其中一块作为公用,用以公示突发事件以及商业纠纷的裁决过程和结果。布告牌下设有一个诉讼箱,产生商业纠纷的学徒可以将诉状投入其中,之后的受理与否以及调查,调停和审判结果都将在布告牌上公示。其他的布告牌则是每块用于一个被选择的行业,这样参加大比的学徒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业是由学徒经营的,如果自己经营的行业涉及到这些,就需要和对方交易了,而不是按照商学堂的量化规定来核算。
参加大比的每个学徒都有一个专属的交易箱,上面标有参加大比领到的号码,这些交易箱会放在所属行业的布告牌下。每天,参加大比的学徒都可以将交易意向写下来,注明自己的号码,然后将之投到目标行业的交易箱内。收到交易意向的学徒,再将自己的回复投到对方的交易箱。这个来往的过程中,可以讲价谈条件,如果双方达成共识,就签订契约,每份契约一式两份,也方便最终大比结果的判定。每天投递意向文书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所有参加大比的学徒都集中在校场外的院子里,每次只能进去一个人,所以谁也不会看到文书投递的情况。这样整个过程就几乎是不透明的,看起来也更加公平。
麦高听完吴凡的这一番解释,倒是觉得这个大比的各种设定都非常精妙,既考验了参赛学徒对行业的了解,和经营的手段,也考验了学徒对市场的整体把握,和统筹安排的能力。不过具体要在这样的比赛中如何胜出,麦高想自己还是要仔细琢磨一番,好在一个月后才是大比还有时间。
第二日,麦高就将文书张贴到了伙房门口,来来往往的学徒看着都很是好奇,兴奋的议论纷纷。不出半天功夫,一个新学徒要参加商学堂大比的消息就几乎人尽皆知了。
而邵斋长不知是不是觉得麦高退学有望,难得的在课上没有隐晦的冷嘲热讽,只是对他视而不见。
一日的课程结束,麦高前往藏书阁去见了灰衣老者,将自己绘制好的商会图谱奉上。老者将之在桌案上展开,只见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将大通朝内各大商会和家族之间庞杂错综的关系直观的展现了出来。老者细看下连声道好,又问起他各种颜色和线条代表的含义,麦高指了指卷轴的右下角,他单独辟了一块位置已经做了详细的注解。老者对照着注释再看图谱,更是一目了然,看向麦高时,眼中的赞赏之意更浓。
如此图谱的绘制已然完成,灰衣老者便和麦高坐下闲话起来,他也听闻了麦高要参加商学堂的大比,便问起他此事。
和老者相处了一个月,麦高心里已然拿老者当做自己的授业恩师,于是也不隐瞒,便将前因后果大概讲述了一下,又言虽然大概了解了大比的内容,但是要如何准备还需仔细谋划。
老者知道了原委后也颇是无奈,着实是为他感到忧心,遂与他仔细分析起来。老者学识渊博,自是比吴凡看得更深,“商学堂的大比虽比的是为商之道,但你要知道,这其中还牵扯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而你作为新学徒加入本就在学识眼界上不占优势,况且其他人在商学堂都有根基,且为大比准备良久,甚至可能在报名之前就已经找好同盟,你反而是孤军奋战,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
麦高也明白此中关键,想了想后,便将自己的想法大概说了一下“虽然学生没有同盟,但没有同盟也是一种优势,盟友之间肯定要在内部平衡各自利益,而学生则没有那么多顾虑,无需考虑利益分配,也没有敌对方,学生想我需要做的就是在各个利益同盟中寻找商机,出奇致胜。”
老者闻言道“你想的不错,但是老夫说的利益关系不单单是浮于表面的学徒之间的牵扯,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这些并不是一时半刻能说清的。这样吧,大比前的这一个月你还是每天都来寻我,你自己要打听清楚参加大比的人选,如果是家族子弟老夫便可以帮你分析这些家族的行商模式,你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好。”
骗局局中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