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陛下不让,这事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徐达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飞鸟尽,良弓藏。为父带兵征战这么多年,此时也是到了该退隐的时候了。”
从他的话中朱棣感受到了一丝伤感、一丝解脱。
“外公外公,你们在说什么呢呀?”朱玉英的声音瞬间冲淡了屋内略显沉重的氛围。
“外公正在和爸爸妈妈说正事呢,你就先带着弟弟先到外边玩去吧。”
等朱棣把两个孩子都弄出去之后,徐达继续说:“你们也别想的太多,等以后出兵辽沈的时候没准还得我上呢。好了,说说你的事吧,我刚才怎么听说你来了北平之后就大变模样了呢?”
“有吗?我怎么没注意到?”朱棣试图装傻充愣。
“你还说呢?又是在府里搞火箭,又是踢蹴鞠的,以前怎么没见你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此时屋里没外人,是以徐妙云也就仗着自己老爹在,好好地数落了朱棣一番。
“踢踢球有什么不好?等你过段时间养好了身子之后,本王就让你带着府里的侍女一块踢,窝在府里老不活动怎么行?”
“那自然没什么不好,但现在说的不是王爷你从哪知道这些东西的嘛?”
“之前不是在报纸上登过一条寻宝令吗,借此本王也是发现了不少隐藏在民间的瑰宝。”
徐妙云发现自己说不过朱棣,便赶紧转向徐达那边寻求帮助。
徐达经过这一上午和朱棣的接触,确实也发现朱棣比之前在南京的时候多了不少灵性。如果说他之前只是看朱棣的时候就是在看自己的女婿,“好朋友”的儿子。那么此时朱棣多少有那么一点资格可以让徐达把他看成是一个能与自己相交的人了。
所以徐达也没帮着妙云说话,反而是笑眯眯地坐在那里看这对小夫妻拌嘴。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午饭之后妙云借口自己有些倦乏,没有到外庭送送她父亲。但朱棣能看得出来,其实她是怕自己控制不住情感而选择主动离场的。
朱棣在心里打定主意等晚上回来之后再好好安慰安慰妙云,然后便带上了陈珪和一众侍卫之后走出府门,同徐达一起策马往北飞驰而去。
他把自己这趟视察的第一个地点定在了怀柔县,正好与去往古北口的徐达顺路,因此便干脆结伴而行。
一路上朱棣又向徐达仔细讲述了一遍水淹王帽山的经过,并让徐达简单指点了自己一番。虽然没有把这事展开后非常深入地去说,不过徐达三言两语之间也是让朱棣受益匪浅。
到了怀柔之后朱棣辞别了徐达,独自前往怀柔县衙。由于事先没有知会一声,所以怀柔知县对于朱棣的突然来访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你们怀柔最后一共接收了多少人?”
“回王爷,最后我们怀柔县共收治百姓九千人。现已安置三千五百人,剩余五千五百人还在救济点等待分配。”
“怎么还剩这么多人?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朱棣对于这个工作效率不是非常满意,毕竟这些百姓是陆陆续续过来的,这么多天过去了都还没安置一半的人数呢。
“这事确实还需要王爷指点一二。”
“你说吧。”
“按李大人的意思,是需要先把这些百姓打散了之后再安插到各个卫所、村镇之中。但问题是这些百姓之前往往都是邻居或者老乡,如果要强行把他们拆开的话,他们的怨气会非常的大。”
“把他们拆开是为了防止有隐藏在其中的元军奸细,怕他们互相联合串通对边防造成破坏。现在元军已退,要求适当放宽一点也无妨。那些人中确实是亲属或者老乡的,就安置在一起吧。”
“下官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
“有问题就赶紧说,别吞吞吐吐的。”
“王爷教训的是,主要是怀柔县内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区已经没有太多空余的耕地了,只能把这些人送到北部山区里......”
朱棣觉得这事有些不太对劲,赶紧打断了知县的话:“你等一下。怎么会没地了呢?本王这来的一路上可是看见了不少荒地摆在那里没人耕种啊。”
大明的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