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虽然他看的很开,手底下的人见到这么个情况难免就会多想。
例如:“王爷大张旗鼓的搞了这么半天,结果就这么个结果。”之类的,难免会对朱棣的威望造成影响。
朱棣揉了揉自己有些头痛地脑袋,发现自己真的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就算是自己眼界超过了这个时代的人很多,但真正做事的话还是得考虑实际情况,做好详尽的计划才行。
“早知道就等到李洛把罗贯中带回来再出第一期了。”朱棣不无后悔地想道。
事已至此,光是后悔也没什么用,想了想之后对着赵文焘说道:
“你去安排几个人做托儿,在人多的地方演一出戏。”
赵文焘有些不解:“不知道王爷这戏该怎么演?”
“就是让这些托儿抢着去买报纸,把声势炒起来。”
这种营销手段在明朝已经不算新奇,赵文焘过了遍脑子就把这事想明白了,正准备传达下去,就听朱棣说道:
“另外你去联系城内所有茶楼酒馆书店,分一半的报纸存量给他们,让他们帮咱们卖。现在一份报纸成本是多少?”
“回王爷,不算售卖的话一份是六文的本钱。”
“那跟他们说,卖出去一份就分他们一文,一天要是能卖超过五十份的话,超过的部分一份分他们三文。”
朱棣不担心那些商户看不上这笔钱,毕竟苍蝇腿上的肉也是肉。只需要摆在他们店里,有事没事提两嘴,这钱可是不赚白不赚啊。
下午的北平城里更热闹了几分,因为此时忙碌的人们也到了该休息的时候。
这时薄有积蓄的人会选择去茶楼里听听书,消磨一下时光。没什么钱的人也会搬一把椅子在树荫里坐下来,跟街坊四邻唠嗑下棋。
“你今天遇见了吗?”一个在竹制躺椅上摇着薄扇的人对着旁边人问道。
“遇见什么?”
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被提问的人有些不知所云。
“你就没发现这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唯独今天有点不一样?”
被提问的人仔细思考了一下今天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你是说卖报纸的?”
“可不是吗,渍渍,你说这十文钱一份是卖给谁去的?”
“哈哈哈,要不说士达你是个老抠呢,现在连十文钱都拿不出来了?”
被称为士达的人被调侃了之后有些脸红。
“嗨,别提了,这段时间家里婆娘管得紧,昨天想沾个荤腥加个菜都被她数落了一通。”
解释了一番之后,他偏头看了一眼对方,见人家好像没有继续嘲笑自己的意思。自己感觉自己丢了脸面,便反讥道:“别搞得子玉你很有钱似的,你有钱那怎么没见你买那什么报纸的?”
“有钱也不能乱花啊,把钱攒下来干点什么不好?”
“就你这还嘲笑我抠门呢?你比我好到哪去了?”
两个人算是老邻居了,关系一直很好,是以这样的对话经常会上演,这也算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不过说真的,要不咱俩一块出钱买一份看看?都说上面还写了那年轻的燕王平时都干什么事呢,你就不想了解一下?”
被提问的那个人仔细观察一下坐在自己旁边的这个人,确认了这个人确实是自己认识很多年的邻居。
“看来老抠今天开窍了,也罢,五分钱而已。不过事先我可声明,我对于那些官老爷平时干点啥事可一点都不好奇,跟我又没什么关系。”
“好好好,就当陪我去看看了。”
两个人在说笑间,就走到了巷口。
“那么去哪能买报纸呢?”
上午的时候有听到过叫卖的声音,但报童们是流动的。他俩一眼看过去,并没有在现在这条街上找到那些小孩的身影。
“转悠转悠吧,总能碰上的。”士达显得并不着急:“就当出来溜溜了。”
两个人并肩在街上闲逛了起来,但其实这周围的住了二十几年的坊市,对于他俩来说早就逛的烂熟于心了。
大明的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