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推演是以人尽皆知的北伐战争作为背景,大家也都好奇如果换做是自己来打这场仗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果。
第一局由朱棣这边代表明军先攻,二十万明军分为两部分,分别驻扎在北运河的东西两岸,北运河河道不宽,而且水深较浅。朱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东岸的部队就地伐木填土,搭设连接东西两岸的通道。西岸的部队派出两万步卒西进大兴,于此同时向西北方向散出一千人作为警戒,其余部队原地休整。
第一回合布置结束后,朱棣得到的反馈是,自己散出去的警戒部队折损十数人,并且发现从通州城西南方向出来大股元军骑兵在向南移动。
朱棣随即判断陈亨是打算进行绕后,截断自己的补给线。
“陈亨还真是舍得啊,这宝贝骑兵就敢这么扔出来用了。”朱棣摇了摇头,此时模拟的时间为深夜,因此这一回合他打算让部队继续原地休整,只要他的大部队不动,陈亨凭借那点骑兵是拿他的主力是没办法的。
第二回合结束,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天气是大雾弥漫。对于朱棣来说有一个不利的消息是,他已经失去对出城的那队骑兵的情报。不过朱棣心里认为问题不大,还是按部就班的派出了三万人作为先锋,其中两万人设为伏兵埋伏在沿路,一万名骑兵抵近了通州城下。
可惜遗憾的是陈亨并没有像历史中的卜颜帖木儿那样被诱敌而出,朱棣一时间并不知道陈亨是因为把骑兵都派出来了之后无兵可用,还是打定主意要死守通州。
于是便决定改伏兵为正师,于当天下午开始对通州城正式进攻。与此同时大兴那边也传来消息,因为元军在那里几乎没有设置防守,所以大兴已经被很轻松的拿了下来。
不过朱棣的好消息也就到此为止了,对通州城的第一波试探进攻以数百人的折损而告终。同时自己的探子侦察到大都方向的元军杀了出来,目标直指通州城下的明军。
陈亨这一步算是有点阴险,因为这是推演所以不用考虑实际情况背后的政治因素。陈亨认为大都城高且厚,就算是被明军偷袭一时半会也不会沦陷,这是他敢于分兵的底气。但当时实际的情况是元顺帝满脑子都是要逃命的念头,只想着自己保命,恐怕是没心思往外派兵支援了。
虽然大都方向的援军有些出乎意料,但朱棣认为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他随即下令,增派两万援军联合通州城下的三万部队迎击来自大都方向的元军,同时再通知驻扎在大兴的部队立马北上,夹断这股元军的退路。
让朱棣没想到的是,之前消失在南边的那支元军骑兵居然没有去截断自己的补给线,而是突然截击了自己从大兴方向赶去增援的部队。
陈珪给出的结论是,自己这股部队由于连夜赶路十分疲劳,加之被元军骑兵突然从侧后方袭击,短短时间之内战死数千人,剩余的万余部队只得重新退回到大兴城内以做整顿,暂时算告别了战场。并且这股骑兵一触即走,朱棣担心这股骑兵赶去增援通州城下,赶紧再派出了自己的一万骑兵从战场的侧翼进行掩护。
正面战场上,虽然明军占据了人数优势,但由于得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防备通州城内的守军杀出来,因此也打得异常艰难。此回合结束之后,第二天的夜幕即将降临。
朱棣不想把战斗变为拉锯战,于是当机立断,大部队直接拔营分两路北上,希望通过兵力优势直接毕其功于一役。因为他推算大都内此时守军一定空虚,而且此时陈亨的注意力应该都放在了通州的战场上,如果自己动作够快的话是绝对能趁着夜色的掩护,突袭拿下某一个城门的。
他断定东侧城墙和南侧城墙一定会有重兵把守,于是便决定安排主力部队从东面和南面佯攻,而真正的主攻方向在西侧,务求在短时间之内就突破防守。
朱棣知道这个回合将会是决定整个战局走向的一回合了。大军开拔没多久,通州城内的守军像是得到了消息一样,直接从城内杀了出来。幸好明军早有防备,一直在侧翼策应的那一万名骑兵此时抓住机会反向冲杀了一波,打退了元军的攻势。
大明的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