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如此强的意愿参与训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刚刚从过去的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有着一股强烈的保家卫国的心态。可等到五十年之后呢?那时候的人恐怕早就忘记了战乱年代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他们还会有这股为国战斗的意愿吗?”
“蒙古人也是一样,如果给了他们安逸稳定的生活,甚至都用不了五十年,他们就会安于现状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这真能如本王所想,便可保我大明兴盛数百年而无忧。我大明的子民就再也不用经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一切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亨嘴里反复的回味着这句话。
当陈亨抬头再看向朱棣的时候,发现朱棣本就高大的身材在自己心中又拔高了几分。
“王爷的这番话为何没有跟圣上说?”
朱棣看了看天:“有些话,你们能说,他们能说,唯独我不能说。”
陈亨若有所思,心里想的是“王爷应该是怕自己锋芒毕露,被圣上所忌惮。毕竟藩王没有参议这种大事的权力。”
然而朱棣想的却是,如果自己把民族大团结这种思路拿出来,岂不是会被后人一眼看穿。
陈亨做了一番心理斗争:“臣明白了,可否由臣替王爷上奏与陛下分说清楚,不能让王爷心中所想遗珠沧海。”朱棣现在在陈亨心中已经是一个默默的为国为民的伟大藩王了,自己身为人臣,自然要帮助这位王爷实现这一愿望,帮助大明再也不受游牧民族所害。
朱棣虽然不知道陈亨到底明白了些啥,但最终的结果正是他所期待的。
“好,那就拜托陈大人帮本王上书,陈说这一想法。另外,推广新式训练方法这件事...”
“微臣会安排各级军官来王爷这里学习,随后在北平所有卫所中推广,还劳烦王爷帮助培训一番。”
“如此甚好。”
大明的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