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乐于行善而且年长,深得晋文公宠爱,秦国人对公子雍很友善。立善人国家巩固,立年长则名正言顺,得到先君的宠爱合于孝道,结交秦国能够安定国家。有这四样德行,国家的祸患就能缓和。
可以说,开会之前,赵盾已经想好了一切,考虑也很周全,众人剩下的任务,就是举手表决赞同。
但是,有个人对赵盾的做法,表达了不满,就是担任中军帅失败的狐射姑。这两位,父辈之间,情深谊厚,互相容让,但在他们这一代,完全成了对手。
董地阅军,那刻骨铭心的耻辱,狐射姑永远不会忘记。现在,晋襄公去世了,狐射姑没有什么顾忌,根本不惧赵盾。你敢在背后阴我,我就敢跟你对着干。所以,他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应该立公子乐。
理由?因为公子乐的母亲辰嬴,受到两位国君的宠爱,立她的儿子,百姓必然安定。
对于狐射姑的建议,赵盾立刻反驳。他说:“辰嬴位置低贱,只排在第九位;被两位国君宠幸,那是淫荡;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求得大国而出居小国,没有威严;陈国小而且远,难以救援,如何安定国家?公子雍在秦国做到亚卿,秦国大而且近,有事足以救援。立他不是很好吗?”
先说一下辰嬴,许多人认为,她,就是怀嬴,先嫁晋怀公姬圉,后改嫁晋文公。所以,狐射姑说她受到两位国君的宠爱。
回看晋国的历史,晋文公的夫人之中,除了怀嬴,也没有哪位,受到两个国君的宠爱。
所以,辰嬴,就是怀嬴,后来以夫人之礼,嫁给了晋文公。而文嬴,则是最先嫁给晋文公的那位夫人,地位不一般,后来几句话,忽悠晋襄公放走了‘三帅’。
当然,这只是推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
再说赵盾与狐射姑,他俩属于典型的‘官二代’,‘拼爹’的话,他们的父亲都功勋卓著,一个是名臣赵衰,一个是谋臣狐偃,资历都差不多。
但是,由于晋襄公的换帅风波,赵盾成了中军帅,狐射姑成了辅佐。正与负的差距,不是半格,是天壤之别,虽然狐射姑心中一万个不服,面对强硬的赵盾,只好忍气吞声。
现在,国君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没有晋襄公的压阵,狐射姑的胆子大了起来。
名义上是为晋国选择更好的国君,实际就是权力之争。国君的选择,对各自的仕途,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公子雍,对赵盾有利;选择公子乐,对狐射姑有利。
赵盾是国家一把手,狐射姑是国家二把手,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不是拳击台,但是比拳击台更激烈,更精彩,更危险。当二把手和一把手较劲的时候,就体现出一把手的优势。
赵盾直接动用了‘否决权’,坚决迎回公子雍。
此时的赵盾,已经很霸道,竟然自作主张更换国君,对于别的大臣的建议,更是直接否定。说好听点儿,是果断,说不好听点儿,就是专权。国君去世,唯我独尊!
他派出两位高级代表,先蔑和士会,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先蔑是下军将,‘六卿’之一;士会则足智多谋,曾担任晋文公车右,现在位居何职不清楚,绝对的未来之星。
这俩人一去,先蔑再也没有回到晋国,士会则等到三年以后,被‘骗’回来。
对于赵盾独断专行的做法,狐射姑(贾季)不服,恨恨不已。你赵盾派人迎回公子雍,我就偏偏迎接公子乐,将来支持谁,由群臣决定,岂能让你独断专行。
他的胆子可真大,暗中派人到陈国,去迎接公子乐。
消息,很快传到赵盾的耳朵里。他没有跟狐射姑谈心,也没有直接找麻烦,而是派人假扮劫匪,在半道击杀公子乐。
这是一次警告,无声的警告,敢跟我对着干,下不为例。
面对赵盾的霸道做法,狐射姑愤怒至极,但也无可奈何。赵盾是一把手,党羽众多,当年赵衰更是推荐提拔许多人才,这种潜在的投资,如今开始发挥优势。
接连输给赵盾,让狐射姑怒不可遏,转而把怨恨撒到阳处父身上。就是他,几句话改变了中军帅的人选;就是他,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导致今天如此受气。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