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成公被关,纯是自作孽;那位曹共公,处境更糟。
当年偷窥骈肋的一幕,让晋文公恨意难消,所以,曹共公也一直被关押着。关键是他人品太烂,重用的都是些烂人,晋文公不说放,没谁愿意给他求情,‘践土之盟’和‘温地之会’,曹国都没有参加。
国君被囚禁,派谁去参加?几乎等于灭国,就差正式文件。
公元前632年10月15日,温地会盟之后,晋文公讨伐不服,率领诸侯包围许国(今河南许昌市古城村)。
许国,弹丸之地,几乎被郑庄公灭掉,能复国已经不错了。由于同姓的缘故,齐桓公对许国非常照顾,所以相对安稳;后来被楚成王威胁,不得不长期躲在楚国的庇护之下。
楚国伐宋的时候,许国大力支持。‘城濮之战’的胜利,并没有把许国拉回中原大家庭。
后来的践土之盟,许国并没有积极参加,依然坚定地跟随楚国。实在是无奈,作为楚国嘴边的一块瘦肉,随时都可能被吞掉,明智点儿,还是投靠楚国吧!
小小许国,竟敢不到会听命,晋文公很生气。
11月12日,他率领全体与会诸侯,包围许国。对付这么个弹丸国家,还要召集诸侯大军,大炮打蚊子,欺负人。就像联合国军,攻打伊拉克、叙利亚一样,一群大人狂殴一个小孩,欺人太甚。
在包围许国的时候,晋文公突然生病了,一直没好。
再说曹共公,被囚禁了快一年,重耳不发话,天子不张口,他也不敢私自回国。最糟糕的是,这种没有自由的日子,不知何时能结束,对于他这种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国君,简直度日如年。
整天被软禁着,闲来无事,想一想当年的无知,恐怕也是后悔不已。自己怎么就重用那些奸佞小人呢?为什么听信他们的无耻谗言呢?重用奸佞,害人害己害国啊!
曹共公如今被困,没有自由,整日愁眉不展。
当时,他的身边跟着一个侍从,《左传》记载名叫侯獳。此人只是个小人物,跟一些名臣贤相没法比,对曹共公却很忠诚。什么人有什么路子,作为一个小侍从,他想出了个简单而实用的办法——贿赂。
这招古今通用,前面已经没少介绍,今后还要不断介绍,只要贿赂品弥足珍贵,很少有不成功的。当然,这招也不可能吃遍天下,比如遇到叔孙豹父子、包拯、海瑞那样的人物,只能自讨没趣。
送贿赂也是有讲究的,绝对不能直接送给晋文公,那纯粹是找死。
据说,侯獳带着整车宝物,直奔战争前线。为了自由,曹共公毫不吝惜,下足血本。宝物有了,送给谁呢?或许真是上天注定,恰巧此时,侯獳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晋文公生病了。
真是天不灭曹,侯獳思前想后,找到了负责给晋文公占噬(算命)的官吏,送给他大量的财物,估计其中还有几件罕见的重宝。
侯獳也不隐瞒,就是请那位算命先生临场发挥,把晋文公得病的缘由,归罪于灭了曹国。
为什么?看看人家齐桓公(姜姓),当初会盟诸侯,城邢封卫,保存异姓(姬姓);再看看您晋文公,却要灭掉曹、卫,大家都是同姓,周朝先祖在天空看着呢,能同意吗?能让你好过吗?
那位算命先生,并非什么高尚廉洁之辈,见到这些宝物财礼,内心很犹豫,收?还是不收?正邪几番交战,最终还是贪婪占据上风,欣然笑纳。虽然对社会影响不好,他不是圣人,根本不在意名声;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念之差,竟会被载入史册。
顺嘴之事,至于能否成功,就看天意了。
这次贿赂事件,后期是否被查出来?既然被《左传》记录,恐怕消息还是被透露出去。是否追责?没记载。
古代君王生病,往往都认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神灵或先祖不满意,故而降灾给自己。果然,晋文公生病之余,就请来占噬大师,让他好好算一卦,看看自己为什么得病?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规矩。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