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摆平曹、卫,原本希望楚军从宋国撤兵,来救援曹、卫,那时以逸待劳,胜算在握。
然而,子玉也算计的很精细。想以逸待劳?做梦。坚决不肯撤去对宋国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包围,反而进攻更加猛烈,想要先灭掉宋国,然后再救援曹、卫。
双方斗智斗勇,各逞其才。
宋国人早已听说晋文公的大军前来救援,而且攻克曹、卫,故而一直顽强抵抗。但晋国大军迟迟不见踪影,楚军攻势却更加猛烈,根本没有退兵的迹象,战况越来越不利。
宋成公心急如焚,派遣大臣门尹般,到晋军告急,救兵如救火,希望晋文公能赶快兵临城下。
这下晋文公犯愁了。
如果不解救宋国,重压之下,只怕会投降楚国,救援失败,难以令诸侯信服;如果请求楚国解围撤兵,他们一定不答应;想和楚军作战,齐、秦又不明确表态,万一他们突然在背后捅一刀,那一切都完了。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很麻烦,很让人头疼,牵连太多,再说了,齐、秦岂能听晋国指挥?晋文公无计可施,把目光扫向众位大臣,平日多谋的狐偃,也凝神思考;又看了看新任元帅先轸,希望他能给个良策,解开这个复杂的连环结。
自从担任元帅以来,先轸的大脑就不停地运转。几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早已烂透于胸。如果这点儿难题都解决不了,就没必要担任元帅了。
先轸说:“让宋国丢开我们,带着礼物去贿赂齐国和秦国,借他们两国向楚国求情。同时,我们抓住曹君,把卫国和曹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关心曹、卫,一定不会同意齐、秦的请求。齐、秦接受了宋国的财物,又对楚国的固执很生气,能不参战吗?”
几句话,就把这个难题迎刃而解,比微积分简单多了。元帅,不仅仅负责打仗,还要善于解各种难题。
宋国是商朝后裔,宝贝多得很,马上准备了两份大礼,列出清单,分别送给齐国和秦国,请他们出面说情。什么礼物没记载,当然,这么重大的事情,几块高档表,几栋大别墅,那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够贵重,够档次,够无价,够古老。
那可是两个虎狼之国,精兵强将,让他们出面说情,规劝楚国退兵,不过是举手之劳。说白了,就是给些贿赂,让有身份地位和强劲实力的友邦,帮助说情。
一切就这么简单吗?不行,还不能让他们说情成功,否则太平淡了。
就此罢手,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不仅仅要打败楚国,还要称雄诸侯,建立霸业。这是一次证明自己的绝佳良机,先轸岂能错过?所以,要把齐、秦拉入晋国阵营,必须一战,必须打败蛮横的楚国,杀杀他们的锐气。
晋文公原本就痛恨曹、卫,听了先轸的计策,立刻拘捕曹共公,把曹、卫的田地,私自分给宋国。即解心头之恨,又可激怒子玉,一举两得。
什么是元帅?没有矛盾创造矛盾,有了矛盾利用矛盾,三言两语,就把几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这——就是元帅。
先轸已经对‘连横合纵’研究透彻,子玉呢?
子玉根本不知道,他的真正对手,不是晋文公,不是狐偃赵衰等人,而是一个叫先轸的从亡者。他似乎对先轸并不熟悉,确实,许多年来,先轸基本是默默无闻的;当年在楚国,先轸也很低调,若非突然被提拔为元帅,恐怕连晋国人都不知道,还隐藏这样的高手。
然而,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先轸,成为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他,就是真正的战神。
不了解对手,子玉已经先输了一筹。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齐、秦两国也很讲究,接受了礼物,立刻出面调停。分别派遣使者面见楚成王,希望楚国给个面子,大家和平共处,否则将两败俱伤,对谁都不利。
齐、秦两个大国出面,楚成王不得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他审时度势,率领主力,离开宋国的都城睢阳,回到申地。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