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鲁国私自搞了两次会盟,没有通知齐国,惹得齐孝公酸溜溜的,非常不满。
齐国虽然不是霸主了,但实力依然强大,自从鲁庄公以后,国君一代不如一代。
公元前634年春,齐军侵犯鲁国西部边境。齐孝公并没有进入鲁国境内,只派遣地位很低的人,率领一小股军队抢劫一番,制造一次小规模边境冲突,很快就打道回府了。
本来,齐孝公只是敲打一下鲁国,让鲁国人明白,齐国还是老大,要注意你们的行为举止。
鲁国只需派遣一支军队,把齐国人赶跑;然后派遣使者交流一下,发表个联合声明,希望不要因为地方的冲突,影响两国整体的友好,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但是鲁僖公没这么干,竟然大张旗鼓,亲自率领鲁军追击齐军,一直追击齐国的酅(xī)地(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西南)。
当然,这次追击,并不像后来的楚汉之争那样拼命。鲁军确实追了,而且声势浩大,但并没有追上。难道真是追不上吗?答案是否定的。
鲁军根本就不想,也不敢追上齐军,真要血溅沙场,死伤惨重,后果对鲁国非常不利。
这么做,只是走个形式,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国君亲自上阵,奋勇作战,把入侵之敌打跑了。说好听点儿,就是给鲁僖公长点脸面,粉饰一下他的威武英明。
鲁僖公追齐归来后,也算风光一把,还去祖庙祭拜一番,把这件大事隆重告诉先祖,给鲁国挣足面子。
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因为这次画蛇添足的拙劣表演,让事情变得复杂。国君的面子重要,还是战士的生命重要呢?还是国家和平重要?不珍惜和平,就要付出代价。
夏天,齐孝公亲自带兵,进攻鲁国北部边境。
这次,可不是试探,而是气势汹汹,勇往直前,要洗刷上次的耻辱,要让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谁在逃跑。
当时,鲁国的执政者是臧文仲,曾经主动申请去齐国借粮,贤名播于诸侯。他处在‘圣人’和‘贤人’级别之间,就算‘半个圣人’吧(个人观点)。
之所以如此评价他,是因为他还与人生‘三不朽’有关。后来鲁国的贤臣叔孙豹称他为‘鲁国的圣人’,但是,没见到别人也这么称呼他,所以他算‘半个圣人’,这里就简洁的称他‘半圣’。
他是个和平爱好者,不喜欢动刀动枪,只想让鲁国人民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但和平只是个永恒的话题,而不是永久的现实。
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就像男与女之间的恋爱。热恋之中,山盟海誓,卿卿我我;蜜月期过后,感情崩溃,彼此指责辱骂,仇深似海。那些浪漫而美好的画面,往往忽略了现实中的柴米油盐,只是剪切了生活中很短的一个缩影而已。
臧文仲真的不想开战,想凭嘴皮子把齐军劝退,却又不知道如何措辞。想啊想啊,想破了脑袋,终于想到了一个人——柳下惠。
对于柳下惠的才能,臧文仲是肯定的。
于是,他亲自去向柳下惠请教,希望能出谋划策,给齐国送点礼,把他们打发走算了。
柳下惠也明白臧文仲的来意,毫不客气给他上了一课:“大国要做好表率,小国要侍奉好大国,这样才能防备祸乱,没听说凭借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作为小国却自高自大,激怒大国,危难当头,言辞有什么用?”
这一切,完全是鲁僖公自找的。
臧文仲说:“国家已经很危机,各种贵重的物品,只要能送礼的,绝不吝惜。希望凭你的说辞,带上礼物去试一试,看看能否把齐军辞退。”
对于这个重任,柳下惠并没有爽朗接受,靠贿赂解决问题,不是他的风格。
臧文仲相信,柳下惠一定有办法,只是故意推辞。眼看请不动柳下惠,最后,特意派展喜出使齐军,并叮嘱他,在出发前,一定要拜见一下自己的大哥,好好请教该如何措辞。
臧文仲不愧是政治高手,为达目的,采用了名人效应,贿赂手段,最后打出亲情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柳下惠一看亲弟弟去当使者,不管也得管了。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