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秦穆公恍然大悟,无论支持谁,抛弃谁,本国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还好,秦穆夫人(晋太子申生姐姐)不在身边,否则恐怕大吵大闹了!
此时此刻,贤臣百里奚、蹇叔、公孙枝都在,但是,没有人替重耳说一句好话。
重耳固然优秀,绝对不能立他,那是在帮助晋国强大,是给秦国树立一个大敌啊!要想壮大秦国,必须扰乱晋国,必须立夷吾,让他把晋国好好折腾一番。然后,秦国才有机会渡过黄河,挺进中原。
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友谊,只是辅助。经过细心琢磨,秦穆公还是决定,选择夷吾,把他送回晋国继位。
俗话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然知道夷吾人品不好,却还要支持他,结果会如何呢?对于人品差的,他的许诺,就像喷吐沫一样随意,不可信。
跟小人打交道,小人会用小人的方式回报你;跟君子打交道,君子会以君子的方式回报你。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忘恩负义,支持他们,要准备好付出代价。
秦穆公做出了一个违背良心的决定,将会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秦国准备送归夷吾的时候,齐桓公也掺和进来,展示一下霸主的肌肉。他派遣隰朋率军到达,与秦军汇合,把夷吾送入晋国。
即使回国,即使有齐、秦大军支持,但如果没有内援,坐上宝座,依然难以安稳。秦穆公对夷吾的能力有些怀疑,问他的老师郤芮:“夷吾依靠谁呢?”
郤芮也算个人物,爽快回答:“我听说逃亡在外的人没有党羽,有党羽必定有仇敌。夷吾小时候不喜欢玩耍,与人争斗也不过分,长大也没有改变。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作为夷吾的坚决拥护者,郤芮可谓老奸巨猾。无党无仇,国人支持,暗示秦穆公,接纳夷吾绝对没错。
过后,秦穆公问大臣公孙枝:“夷吾能安定晋国吗?”
公孙枝回答:“臣听说,只有行为合乎准则,才能安定国家。不奸佞,不害人,既不猜忌,也不好强,现在,他的话语恰恰相反,要想安定晋国,难啊!”
秦穆公听了,说:“猜忌则多怨,又岂能取胜?这对我国有利啊!”
忙碌了半天,最终还是为了秦国。
夷吾回国即位,就是晋惠公。谥法曰:柔质慈民曰惠;德威可怀曰惠。这个惠字,说明晋国人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但是,正如当初秦穆公对晋惠公的评价那样——人品有缺。
即位之后,掌握大权,昔日对秦国的许诺,全部抛弃脑后。五座城邑?自己不能刚刚即位,就要送出五座城池,那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国人?如何去祭拜祖宗?诺言?有了实力,让诺言见鬼去吧。
所以,夷吾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邳郑去秦国,让他想尽一切办法,拖延交付五座城池的日期,实则就是婉言拒绝昔日的贿赂。
原本以为夷吾如愿登上君位,会交割五座城池,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个结果。对于这种忘恩负义之人,秦穆公虽然生气,也只能忍了。谁让自己有眼无珠,选择这么个无德之人?如果为此开战,显得自己贪图贿赂,反而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夷吾用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了晋国最高权力,满足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却为晋国人民带去无尽灾难,同时也成全了秦穆公。
权力与财富,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想扔都扔不掉;同样,即使你暂时抢为己有,将来也要失去,而且,失去的,将会更多,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