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骊姬生了奚齐,她的妹妹生了卓子之后,晋献公就有了废除太子的念头,朝堂之上失去了往日的活跃,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抑。
这种压抑,在两大派别之间,似乎形成一层隔膜,让众位大臣充满疑虑。
其中有三个人,也在为国家的局势发展而担忧。
他们是晋国三个重要人物,都是忠心耿耿,几乎能够决定晋国的发展方向,可谓‘三巨头’。他们进行了一次短暂而交心的商谈,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首先介绍荀息,‘假虞灭虢’的重要策划者,为人忠诚不二,至死不渝,被后世称为‘纯臣’。晋献公对他绝对信任,任命为奚齐的老师,为将来替代申生,治理晋国,准备的最得力助手。
另外,在《说苑》中,还有一则‘危如累卵’的典故。
晋灵公要建造一个九层高台,花费巨资,还没有建成,不少大臣劝谏,想让他放弃这个害民的工程。晋灵公一怒之下下令:“敢谏者斩!”
荀息听说了,请求拜见,晋灵公让卫士们张弓搭箭等候。荀息一看这架势,说道:“国君啊,我不敢来劝谏您,是来给您解闷的。”
说完,他把十二枚棋子摆好,再把九颗鸡蛋一个个垒在上面。晋灵公和周围的人看了,都屏住呼吸,说道:“好险啊!好险啊!”
荀息趁机严肃地说:“君王要筑九层高台,三年不成,百姓连年服役,男人不耕种,女人不纺织,国库空虚。如果敌人来进攻,就会国破家亡,您在高台上还能看到什么?”
晋灵公一听,清醒过来,下令停止筑台。
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荀息忠诚机敏。但是,晋灵公时期,荀息早已被害几十年。或许,国君的记载有误,应该是晋献公时期。
至于优施、‘二五’等人,虽然帮助奚齐,搞点儿阴谋诡计还可以,治理国家,纯粹是陪衬垃圾,不值一提。
第二位是里克,太子申生的拥护者,晋国能征善战的统帅,假虞灭虢的指挥官。在这个时期,带兵打仗,无出其右者。他的态度,将决定申生的未来。
第三位,名叫邳郑,太子申生的坚决支持者,各位不太熟悉。此人眼光独到,足智多谋,跟着里克东征西讨,为晋国强大立下汗马功劳。
‘三巨头’相见后,里克直接问道:“史苏的预言要应验了,怎么办?”
荀息最为忠诚正直,从不藏着掖着。他说:“我听说侍奉国君,应该尽力做好事,不可违抗君命。我只知道服从,绝不怀有二心。”
这话,斩钉截铁,对国君就是服从,不论对错。
邳郑并不拘泥于国君的命令,说道:“我听说以臣事君,只服从正确的命令,不能屈从错误的决定。国君的错误,会影响民众;民众跟着犯错,就会失去德行,这无异于抛弃民众。一定要让国君立太子申生。”
里克则说:“我没有才能,不懂得义,却也不会屈从国君错误的决定。我将保持沉默。”
说完之后,三人彼此告别。
三个人三种态度,荀息只服从国君的命令,无论对错,对太子的未来不在乎;邳郑则坚决站在太子一方,对于国君错误的命令,不会屈从;至于里克,不赞成国君错误的决定,却也不愿意坚决反对,选择保持中立。
不同的态度,注定了他们未来不同的命运。
讨伐完皋落氏,某年的冬天,按规矩要祭祀曲沃武公(晋献公的父亲),晋献公生病没有参加。但是,他抛弃太子申生,却派奚齐代替他主持祭祀仪式。
太子是国家的未来,祭祀先祖当仁不让,如今抛弃申生,晋献公废太子的决心,已经明朗化。申生的家臣孟足问:“不让长子出面,却由奚齐主持祭祀,您怎么考虑的?”
申生说:“我听羊舌大夫说:‘事君以敬,事父以孝。’接受君命坚定不移,这是敬;按照父亲的愿望去做事,这就是孝。我还能怎么考虑呢?抛弃品德,考虑自己的地位,就是不孝。我只能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了!”
人心至善,不过如此。相信,如果他继承君位,一定是位优秀爱民的好国君。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