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终于下定决心,准备杀死太子申生。
看着晋献公已经动了杀机,骊姬又说:“东山皋落之狄早晚侵略边境,那里的居民不得安宁。何不派申生带兵讨伐,观察他是否能带兵,与民众的关系是否和睦。如果他失败,就可以治罪;如果他战胜,说明他善于用兵,野心就很大,必须想办法对付他。而且战胜狄国,可以威慑诸侯,充实国库,好处实在太多了。何不谋划一下?”
这个计策,一箭三雕。
晋献公已经被骊夫人迷惑的,失去了本性。他忘了父子情义,忘了那是自己的骨肉,忘了申生的一片孝心,只是对骊姬连绵的谗言感到高兴。
骊姬,真的很坏很阴险吗?有时候想一想,作为母亲,可以理解,可以原谅,这是当母亲的天分。她们不会为了天下百姓,不会为了任何人,而委屈自己的孩子,相反,她们会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生命,不求回报。
公元前660年春,晋国迎来一位稀客——虢国大臣舟之侨,这为将来消灭虢国,多了一个筹码。冬季,那位喜爱仙鹤的卫懿公被北狄杀死,卫国几乎被灭国。
同样是在冬季,晋献公派太子申生率军讨伐东山皋落氏(今山西垣曲县皋落镇)。
皋落氏是赤狄一支,实力强大。
其实,晋国已经给中原分担不少戎狄的压力。按理来说,此时的晋国,人才济济,根本不缺带兵的大将,现在却派太子出征,明显不合礼制。
大臣里克听说后,很不赞同,直接面见晋献公,说道:“太子,是祭祀宗庙或者负责国君起居饮食的,所以称作‘冢子’。国君出征,留太子监国;或者国君出征,安排好守卫,太子跟随抚慰军心。对军队发号施令,这是国君和正卿所应该策划的。率领大军在于控制命令,太子领兵,如果遇事都要请示,就失去威严;擅自发令而不请示,就是不孝,所以不该让太子带领军队。而且我听说皋落之狄将拼死作战,还是不要派太子冒险了。”
他是太子的绝对拥护者,早已看清形势,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晋献公早已被骊姬迷惑,不辨是非,这次派申生统兵作战,自然另有目的。面对里克的劝阻,他很不高兴,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我有好几个儿子,还不知道立谁为继承人呢!”
一句话,让里克彻底愣在原地,再也不敢多言。退出后,前去拜见太子申生,申生问道:“我恐怕要被废了吧?”
但凡搞政治的人,都十分敏感,会管好自己的口,可以随便吃随便喝,但绝对不能随便说。
作为重臣,里克也是个中高手,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如果像小崔那样,不顾场合实话实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离间了父子感情,自己的命都可能搭进去。
面对太子的询问,里克没有说太多,只是委婉的劝道:“命令你在曲沃治理百姓,率领下军,怕的是不能完成任务,怎么能废掉你呢?而且做儿子的,只怕不孝,不担心能否继位;修养自身,不要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祸患。努力吧!”
里克有水平、有能力、不教条,虽然替太子说话,表现了忠心,却心怀观望,不够坚决。他没有跟随太子出征,而是以生病为由,躲开了是非,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对于太子,多么至关重要。
骊姬的谗言,已经发挥威力;大臣的忠谏,却被抛于脑后。申生的处境,更加危险了。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