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那位可爱的守株待兔的农夫。他虽然有恒心,有毅力,却永远等不到第二只撞树的兔子了。
晋献公不是农夫,不会永远等下去;虞公却像只兔子,自己往树上撞。
公元前655年,由于骊姬的祸害,晋献公逼死了太子申生,然后,又琢磨向虞国借道伐虢。这一年,齐桓公忙着张罗‘首止之盟’,晋献公再次打着讨伐虢国的旗号,提出向虞国借道。
屈产之马与垂棘之璧,不能白送,也不能白得。
危急时刻,宫之奇再次表现出了忠臣本色,劝阻道:“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必将步其后尘。不能让晋国军队进来,对于敌人不可忽视(寇不可玩),一次已经过分了,难道还有第二次吗?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得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成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就出自这里。道理简单明了,是人就能明白,唯独虞公例外,他的智商太低。
虞国主要位于今天山西的平陆县,北、西、东三面,都和晋国接壤,南面是黄河,紧挨着就是虢国。现在把道路借给晋国,如果虢国灭亡,虞国就像一个孤岛,成了晋国的内陆国,岂能安枕?
三年前借道,宫之奇就再三阻止,结果,什么意外的事情也没有发生,纯是杞人忧天;现在,晋国故技重施,再次借道伐虢,他又来推三阻四,岂有此理?
虞公已经被宝玉良驹冲昏了头脑,关键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既然已经收了人家宝物,不能半途而废,那太不讲究,没信用的事情可不能干,丢人。
虞公狡辩道:“晋国是我的宗族,怎么会害我呢?”
宗族?亲戚?那都是几百年前的老皇历了。他忘了,现在的晋国,就是靠着谋害亲戚起家的。
面对这位不开窍的国君,宫之奇反驳道:“我们的先祖太伯、虞仲,是太王(周文王爷爷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没有随侍在侧,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文王的兄弟,作为卿士,他们受勋的记录还藏在府库。大家都是一个先祖,晋国既然要灭掉虢国,对虞国有什么爱惜的?而且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的后代有什么罪过?却被无辜杀戮。更亲近的都被杀害,我们又算什么呢?”
这几句话,直点要害,虞公被问得哑口无言,强词夺理道:“我们祭祀神明的物品丰盛而且清洁,神会保佑我们的。”
神,是古人心中的执念,不可违背。
宫之奇说道:“我听说鬼神不会亲近某个人,而会依附有德之人。所以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如果晋国占领虞国,以丰盛而清洁的物品祭祀,神难道还能不吃吗?”
虞公坚决不听,毅然答应了晋国的使者。
话说到这个份上,还能说什么?即使春秋第一说客子贡提前出生,恐怕也不能改变虞公愚蠢的念头。虞公者,愚公也!
当初一念之贪,收下晋国的大礼,现在可好,被缠上了。他不是枭雄,更没那硬实力,前边收礼物,背后下黑手,这种缺德事儿,他干不出,也不敢干。
其实,虞公身边还有个能人,就是那位曾经给王子颓养牛的百里奚。零零散散,不记得几次提到了他了。
当初,他的朋友蹇叔,看出王子颓心怀不轨,坚决劝他离开,总算躲过了杀身之祸。但他实在穷的叮当响,已经走投无路;作为知识分子,他又不屑于坑蒙拐骗,听说好朋友宫之奇在虞国当官,于是通过这层关系,暂时在虞君身边谋个差事,就是混口饭吃。
听着虞公的言辞,百里奚静静地站在那里,若无其事,根本没吱声。谁愿意跟白痴说话?金玉良言,不能随意糟蹋,跟他讲再多,也是无用功。
此时,他的厄运还没有结束,但也快了。秦穆公将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历史将为他流传一段千古佳话。
经过一番争论,还得虞公说了算——借道。
有时候,高高在上的,往往是最愚蠢的。难怪在‘长勺之战’前,曹刿毫不讳忌地说出了‘肉食者鄙’的论断。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