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君因此而问罪,该当如何?那家伙,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虽然虞公是自己大哥,有血脉亲情相连,但毕竟是一国之君,就他那个德行,实在糟糕。得罪他,后果难料,关键是他极端贪婪,这种性格全国人都知道,真要给自己安个罪名.......
虞叔越想越害怕,自言自语道:“周朝有句谚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要这个美玉干什么呢?难道用它来买祸害吗?”
人就怕想不通,就怕优柔寡断。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放弃宝玉,明哲保身。
虞叔的思想经过几番挣扎,终于想通了:钱才,乃身外之物,不必苛求。他及时回头,亲自出马,慷慨地把宝玉,双手献给了大哥虞公,并且好言好语溜须奉承一番,希望能保得家族平安。
现代人爱玉,讲究‘黄金有价玉无价’,多数并非欣赏,而是贪图玉中潜在的无穷财富。特别是那些‘赌石’的人,为了财富,拿身家性命去冒险,或者富甲一方,或者一穷二白。
有些宝贝,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搞不好,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这位虞公正在郁闷,甚至找了几个智囊出谋划策,要通过其它龌龊的手段,无论如何,也要弄到那块绝世好玉。没想到,虞叔竟然亲自上门,把宝玉拱手相送。
太意外!太惊喜!太开心了!
当国君真好!高高在上,一句话,下面人就把宝贝双手奉上,神仙也不过如此啊!
这么轻松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宝玉,虞公沾沾自喜。至少向虞叔表示一下感谢,或则投桃报李,赏赐点土地财物,也算心意,那样虞叔内心也能平衡点儿。
不,这位虞公不仅没有表示谢意,反而贪性不改,又打起了虞叔的主意。
过了一段时间,也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听说虞叔还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光华四射,削铁如泥。于是,虞公派人通知虞叔,要求他献出宝剑。
贪婪,永远是人类的最大敌人。都想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损失更惨。现代的骗子们为什么屡屡得逞,根源就在于,他们抓住了人类内心潜在的‘贪欲’。
作为人,都难免有贪心的时候。普通人如此,可以理解,谁不想占点儿小便宜?为父母,为孩子,为亲人,小来小去冒险贪点儿,无伤大雅。
但作为国君,一贪再贪,贪欲无度,那不仅仅是丢人,那将影响整个国家,影响全体社会风气,甚至毁灭民族的高尚精神,弄不好,江山性命都搞丢了。
虞叔本以为献出宝玉,万事大吉,不料国君竟然再次张口,让自己献出宝剑。
没想到,没想到啊!当国君之前,他虽然贪婪,却也有所收敛,不敢明目张胆;当上国君之后,竟厚颜无耻贪得无厌到如此地步。
宝玉已经给他,如今又要宝剑。如果不给,必然有借口加罪;如果给他,那么有任何好东西,他就会张口索取,拒绝,早晚还会找其它理由杀了自己。
如今几乎已经是必死的杀局,如果一再忍让,就等于坐以待毙,等着大哥向自己砍出那致命的一刀。虞叔思前想后,不甘心啊!
于是,他暗中谋划,趁其不备,起兵攻打虞公。
虞公根本没想到,这位甘心献出宝玉,满面忠厚的弟弟,竟敢发兵攻打自己。
作为国君,平日也是蛮横贪婪惯了,偶尔关注边境安危,对内一点儿防备也没有。加上自己不检点,大贪小贪,名声极臭,没有多少士兵愿意替他卖命。很快,虞叔就取得胜利,把虞公赶出虞国,从此成为流浪者。
人生有尽时,贪欲无止境。这位虞公,只因为贪婪,结果自取其辱,把国家也丢了。
虞叔是否自任国君,史书没有记载,至少,虞国没有灭亡。
三十多年后,虞国再次出现一个贪婪的国君。这次可没有以前那么幸运了,因为,附近的晋国,正在虎视眈眈观望着虞国大地,准备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
虞国和虢国,相关的历史资料非常少,却因为一个‘假虞灭虢’的典故,从此名垂青史。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