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对太子的危机,并非完全了解,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位太子郑,不出大意外,必将是未来的周天子,平日想巴结还没机会呢。如今竟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绝对不能错过,讨好的话不用多说,实在点儿,都赠送大量高端礼品,只希望能被太子记住。
此后,诸侯每天众星捧月一般,把太子郑捧得高高的,朝拜完后,就是喝酒聊天欣赏美女歌舞。这就好比今天的大型活动,总要搞个歌舞表演模特大赛等来助兴。
如此热闹的场面,小人申候也来凑热闹。而且,他还见到被坑苦了的辕涛涂,双方聊得不亦乐乎。辕涛涂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对申候极为客气关心,褒奖赞美肉麻的话,说了一大堆,听得申候都有点儿脸红。惭愧啊!
这次拜见太子郑,从夏季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季八月。诸侯真是不惜血本,赌注全部压在太子郑身上。
离开王宫的时间太长了,周惠王甚至派人几次催促,太子郑也不好总是滞留在外,该回去了。
然而,齐桓公等人一再挽留,坚决不让他早日回归。
其实,这么做目的,就是向周惠王发出信号:我们都坚决拥护太子,他就是我们的王,我们就是他的臣,从此以后,君臣名分已定,请不要有其它想法。
周惠王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勃然大怒。
姜小白啊,你太过分了!让你管理诸侯,竟然敢管到我的头上,岂有此理。他忘记了当初叔父子颓之乱,忘记了自己如丧家犬一样在外漂泊三年,如今,他又要亲手把王室推向内乱边缘。
这次首止之盟,为了太子,竟然持续数月,隐然有武力支持的意思。
拜见王室太子,没这么干的。周惠王琢磨来琢磨去,有诸侯支持,太子的势力太大了,必须搞破坏,把他们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让这次结盟无疾而终。
此时,晋国刚刚崛起,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只剩下楚国能与齐国抗衡。
于是,在聚会期间,周惠王派周公宰孔前去慰问,悄悄通知郑文公:“我安抚你去跟随楚国,再让晋国辅助你,这样,你的国家就能稍微得到安定。”
至于是否离间别国与齐国的关系,史册没有记载,不过离间齐、郑,大获成功。据说,那位申侯鼓励郑国背齐向楚,也起了很大作用。
接到周惠王密令,郑文公很高兴,尊霸岂如尊王?想当初爷爷郑庄公,就是依靠周王,开创‘小霸’局面;父亲郑厉公也曾支持周惠王,得到尊重;而且自从辕涛涂事件以后,齐桓公私自把虎牢赐给申候,郑文公内心非常不满。
于是,他打算悄悄回国,不参加结盟。
当时,‘三良’之一的叔詹(孔叔)坚决阻止,苦口婆心地说:“国君的举动不能轻率,轻率则失掉人心,失掉人心,必然招来祸患。等到国家危险,才乞求结盟,损失太大了。您一定会后悔的。”
但郑文公根本听不进去,毅然私自逃回郑国。
他的不辞而别,让齐桓公很伤心、很恼火。为了救援郑国,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长途跋涉,威慑荆楚,付出了很多;召陵的誓言还回荡在耳边,郑国却首先背叛了。
忘恩负义的速度也太快了。
郑文公逃走没关系,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盟约照常签订。
秋季8月的某一天,诸侯终于在首止签订盟约。内容不外乎和好互助,团结一致,支持太子等。
当然,这种盟约,太子郑是不会参加的。因为他代表王室,高高在上。大臣不能与国君订盟,这是规矩,就好比儿子不能与父亲订盟一样,天下通义。
楚国则趁这个机会,派令尹斗子文灭掉了弦国(今河南省光山县东北)。弦国是隗姓,与江国、黄国、道国、柏国结为姻亲;弦君不侍奉楚国,又依仗别国救援,故而不设防,所以很快被灭掉。
弦国,成为第六个被灭亡的国家。
周惠王的目的达到了,郑文公的逃归,让首止之盟有了瑕疵。十年以后,甘叔带发动叛乱,把王室搅得四面不安,差点儿换天。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