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真傻!原本名利权色大四喜,却无情抛弃,成为四大皆空,天下竟有如此傻的男人。个性独立自强可以理解,不过,放弃一个强力外援,却也是巨大损失。后果,很严重!
作为一国之君,被同一个人两次拒绝联姻,让齐僖公内心很不爽,却也很佩服。
当时,郑国的上卿祭足跟随太子忽,他是个明白人,劝太子忽一定要答应这门婚事。因为,郑庄公另外三个儿子都不一般,他们的母亲都受宠,各自都有强大的后台;特别是公子突,母亲来自宋国,对君位虎视眈眈;将来要想平安即位,除了搞好内部,必须有强大的外援。
但是,太子忽坚决不听,这为他后来的灾难,埋下祸根。
按理,齐国势力强大,且盛产美女,如此美事,竟然也打动不了他那颗铁石的心。后人对此有很多猜测,其中最关键一点:齐国公主都很漂亮,可惜名声不佳。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估计太子忽听到过文姜的一些流言蜚语。
作为男人,他的决定值得钦佩,值得称赞,他让那些挖门盗洞、千方百计、卑躬屈膝去攀龙附凤的男子们,颜面扫地。不过,在政治上,这是一次很大的失策。
本来,救援齐国,击败山戎,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是,拒绝联姻,却引出一段新的插曲。
诸侯都带兵前来帮助守城,身为齐僖公的姑爷,鲁桓公最积极,亲自前来。
这姑爷当的,称职到家了,必须点赞。
打败戎人后,齐僖公为了表示感谢,宴请诸侯,馈送礼物。
当时没有圆桌会议,需要排个座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齐僖公把这个简单而又略带复杂的问题,抛给了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鲁国,也就是交给了鲁桓公姬允。
鲁桓公的夫人是谁?文姜。
当初齐僖公本想把她嫁给郑国太子忽,结果太子忽没要。
换句话说,鲁桓公捡了太子忽不要的女子做夫人,俩人见面,鲁桓公心情能好受吗?而且太子忽年轻帅气,英勇善战,率领郑军,独自在战场击败山戎,简直成了大英雄。诸侯都前去恭贺,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相比之下,鲁桓公则黯然许多,难免被冷落;甚至自己的君位,都是杀死哥哥夺来的,让人戳脊梁骨。女人怕比,男人更怕比,这让他内心很不舒服。
既然齐僖公请自己安排顺序,那就按规章办事。根据周朝制度,诸侯建国有先后,比如卫国、陈国、蔡国等,西周时期就已经建立;而郑国建国最晚,在西周末期,属于晚辈,按礼,就应该排在最后。
于是,庆功宴上,太子忽被排在最末一位。
也许,按‘礼’真的该如此;更也许,这就是借机存心打击报复。
攻打山戎的时候,郑国人冲锋在前,奋死拼杀,颇有损失;庆功宴上,功劳最大的自己却被排在最后,耻辱!郑太子怒火中烧,但他还没有被烧昏头,还有理智,作为客人,大庭广众之下,必须给主人七八薄面。
虽然嘴上不说,心中的怒火已经熊熊燃烧,这份耻辱,他记在心底。四年后,终于跟鲁国在郎地打了一仗。
公元前701年夏5月,郑庄公病逝。按照规矩,太子忽正常继位,就是郑昭公。
然而,和卫国一样,在郑庄公死后,因为家产分配的问题,几个兄弟起了争端。而且,这次争端持续很久,郑国进入一个二十年的动荡期,再也没有振兴。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