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风云録
超小超大

‘三监’之乱 (2-1)

卫国的先祖,是卫康叔封,周武王的同母弟弟。

武王灭纣以后,商朝的遗民成了一个大问题。杀光是不行的,太残忍,太没有人性,违背了仁义道德,而且会激起百姓更大的仇恨和反抗,这不符合圣人的道德观。

另一种做法,就是安抚。

对于反抗政府的危险分子,最好办法就是先感化,后招安,做到仁至义尽,让他们感到皇恩浩荡。如果还迷途不知返,那就只能武力解决——杀无赦!

商朝灭亡了,本着‘灭国不绝祀’的人道主义原则,封商纣的儿子武庚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一者管理安抚商朝遗民,以示宽宏大量;再者延续商朝的祭祀,成汤的业绩不能抹杀。

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随意发展。

为了防止意外,周武王把朝歌外围,划分为鄘、邶、卫三个部分,把三个弟弟分封在这里。目的很简单,就是监督商朝遗民,防止死灰复燃,史称‘三监’。

管叔鲜,原名姬鲜,周武王亲弟弟,排行老三。因原来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郑州),故称管叔鲜,后来派他驻守朝歌东部的卫地,他成为管姓一支的先祖。

蔡叔度,原名姬度,周武王亲弟弟,排行老五;因原来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故称蔡叔度,派他驻守于朝歌西南的鄘地(今河南汲县),成为今天蔡姓一支的先祖。

霍叔处,原名姬处,周武王亲弟弟,排行老八。因原来的封地在霍(今山西霍州),故称霍叔处,把他封于朝歌北部的邶地(今河南汤阴附近),成为今天霍姓一支的始祖。

当初,周武王把商朝遗民迁移到朝歌的时候,为了防止发生叛乱,决心在洛邑建造王城;名义上是为了方便诸侯进贡,实际,就是监督,对于这些商朝遗民,给他们自由的同时,必须严加看管。

可惜周武王病逝较早,没有实现建立东都的愿望。

为了防止商朝遗民造反,周王室在朝歌设立八个师,约两万人的军队,史称‘殷八师’。这比保卫西都镐京(今西安一带)的‘六师’还多两个。

可见,周朝对商朝的遗民,控制非常严格。

但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谁也没想到,周朝最可靠的的‘三监’,会与武庚勾结,发动叛乱。

关键在于,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旦大权独揽,把持朝政,难免引起猜忌。

当时,‘三监’怀疑,周公旦独秉国政,要篡夺王位。甚至当时贤明的召公奭,也充满疑虑,周公旦不得不多次辩解,才得到召公体谅。

但‘三监’就不这么想了,他们不仅没有履行监督职能,却联合武庚作乱。

武庚,也称禄父,商纣王的亲儿子,据说他很聪明。

一个人如果很聪明,当然是好事,但是,聪明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野心勃勃。

这类人,目光高瞻,理想远大,往往不安分守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的结果,或者高高在上,万民瞻仰,或者进入地狱,遗臭万年。

武庚就是个不安分的聪明人,何况身体流淌着高贵的商王朝血统,对周朝充满国仇家恨。

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突然要发动叛乱?武庚主要是想复国,‘三监’则想趁机夺取朝政,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三监’不仅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反而推波助澜,被轻松策反。

西周早期的一次大型叛乱,就这么发生了。对于武庚来说是复国之战,对于‘三监’来说则是叛国之逆,对于周王室,绝对不能容忍,必须剿灭。

‘三监’与武庚联合在东方发难,对于刚刚建立的周朝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不幸的是,他们太着急了,没有选好时机。

因为,有一个人还活着——姜子牙。他不仅活着,由于不吸烟不酗酒似乎也不近女色,身体素质比年轻人还壮实。

当初灭纣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如今估计快成为百岁寿星了。或许是真的得到神仙眷顾,吃过什么灵丹妙药,这样的年纪,身体健壮的难以想象,竟然亲自带兵,帮助周公旦平叛。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海战精兵 连载中
海战精兵
水龙散人
东海一条龙,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究竟 这支奇怪的部队是大清国战力的第几维? 这是东海上的奇迹,波涛汹涌中, 巨大的铁甲舰乘风破浪,鹅黄色的 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启动着庞大的舰身,18米宽的甲板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泥沙。
73.3万字5个月前
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连载中
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梵如风
我是叶君。 重生异世夏国,成了夏国三皇子。 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奈何实力不允许。 我太难了!
259.4万字4个月前
苍天圣道 连载中
苍天圣道
鸿蒙树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强大的军阵、诡异的阵法、官印的威能、文士羽扇轻摇中呼风唤雨、百家门派的重现…… 穿越成为皇长子的刘阳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了玄幻色彩的汉末,看着那历史中的一个个强者出现,看着即将亡国的局面,作为皇长子,刘阳只能让这苍天复活,让汉旗继续飘扬。 这是一个成圣的机缘,强者争锋!
14.4万字4个月前
大明厚土 连载中
大明厚土
一醉两三年
身患不治之症的杨华选择用自杀来了结自己这一生,却意外穿越到了大明王朝。他本想安安静静度过自己被包养的一生,奈何美若天仙的陈圆圆抢着要认他为干哥哥。冲关一怒的吴三桂要做他的小跟班。闯王李自成更是不要脸的和他称兄道弟。 什么纵横捭阖,什么江湖险恶,俱不过弹指间灰飞烟灭。 什么高官权贵,什么英雄豪杰,大好头颅挑在红缨枪上真是可惜! 献国策,平匪乱,挽大厦将倾。杀倭寇,拒金兵,愿夏族永盛。 沧海横流,方
19.3万字4个月前
明末第一枭雄 连载中
明末第一枭雄
黑男爵
薛羽,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一枚,因为误挖血煞龙穴,穿越到了明朝末期,一个黑暗无比的乱世之中! 朝堂之上,阿谀我诈,党争不断,大小官员争权夺利,无人顾及黎民百姓的死活! 山海关外,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指挥下,八旗健儿纵横驰骋,不断攻城掠地,实力日益壮大! 中原大地,灾害不断,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带领着无数饥民,杀官造反,荼毒四方! 当此危机之时,谁又能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呢? 崇祯:朕是勤勉之君,兢
52.5万字4个月前
大明秦国公 连载中
大明秦国公
耕心堂一学童
秦为极爵,鳯出北崖。 是义不容辞的热血,是百战余生的无悔。 用一本书勾画一个烈烈雄风,慷慨义烈的大明帝国。
20.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