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初期,姬宫涅还能坚持处理朝政,关心点儿国家大事。时间长了,逐渐就暴露出昏庸本性,再加上几个权臣奸相侧面引导,终于把他拉下水。
并非没有忠臣,比如郑伯友,郑国的先祖,周幽王的亲叔叔,还有后来赵国的先祖叔带等等。
关键是那些忠谏,对于周幽王的错误,往往耿直不留情面,逆着他的心理,而他也没有子路那种‘闻过则喜’的胸襟;佞臣恰恰相反,一脸谄媚,满嘴阿谀,完全顺着周幽王的意愿走。
再加上佞臣不讲道义,为达目的,任何卑鄙的手段都不在乎,致使周幽王对忠臣越来越疏远,甚至越来越厌恶。
结果,在他的眼里,忠臣成了佞臣,佞臣反而成了忠臣;最后,忠臣亡的亡,逃的逃,贬的贬,隐的隐,只留下些佞臣来辅佐,朝政可想而知。
公元前780年,都城附近的泾水、渭水、洛水,都发生了地震。
一般来说,地震,就是一种自然现象,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但是,这三条河流不一般,它们的发源地在岐山,那里是周王朝的创业之地,是根本所在,影响深远。
当时,大臣伯阳父就认为:“当初,伊水、洛水干枯后,夏朝就灭亡了;黄河干枯了,商朝就灭亡了;如今,三川震动,源头堵塞,河水必将枯竭,与夏、商的末世相似。周朝的存在,不会超过十年,这是数的极限。凡是被厌弃的,不会超过这些。”
这一年,泾水、渭水、洛水全部枯竭,岐山崩塌,周王朝,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
伯阳父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此时,周幽王开始宠爱一位美女——褒姒。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