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还要加派税银,如今大明遍地烽火,唯有江南无兵戈之声,可以说整个大明天下都靠这江南一隅支撑,江南富庶不假,可也经不起朝廷如此剥削,一旦江南有变,则天下危矣,如此浅显的道理这满朝的公卿如何不知呢?”吴为看着公文痛心疾首的说道。
“岂会不知?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朝廷的各位大人想毕其功于一役,不惜征高税以练强军,寄希望于迅速平定闯贼建奴后再回头收拾旧山河,岂不知如今的大明已经是体虚多病,岂能经得起如此猛药。”李廷栋无奈的感叹道。
“七十年前就有人给大明朝下了一剂猛药,只是这剂猛药治根不治本,终究无法中兴大明,到如今终究是积重难返,回天乏力了。”吴为悲愤的说道。
“先生是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李廷栋试探着问道。
“不错,万历初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此法的核心就是赋税合一,按亩征银,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的多少核算征收,一条鞭法确有独到之处,赋税合一后,百姓只需缴纳白银即可,大大简化了税银的征缴程序,虽只有短短十余年,可国库丰盈,百姓也过了一段好时光。”吴为博闻强识,对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也颇有研究。
“此法效果如此之好,可先生为何说此法治标不治本呢?”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名鼎鼎,李廷栋也早有耳闻,听到吴为如此慨叹不禁问道。
“此法虽简化了缴纳的流程,可本质上并没有解决税收的来源问题,宗室、士绅依旧无需缴纳税银,清丈土地也仅仅是针对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百姓们为了躲避征税,纷纷委身投靠豪门大户。况且官府只收取白银,百姓只能以手中的谷物向商人兑换白银,而商人则趁机抬高银价,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且此法有一重大缺陷,纵使张太岳有天纵之才,可终究漏算了一着,可以说如今大明遍地烽火,张太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吴为恨恨的说道。
“还望先生明示。”李廷栋虚心求教道。
“一条鞭法发源于江南,究其原因乃是江南银源丰富,自隆庆开关以来,自海外流入大明的银子不下亿万,但这亿万白银大多集中的沿海几个省份,越往内地越往北方,银源越枯竭银价也越高。”
“可一条鞭法实行以来,官府将白银作为税收的唯一标准,江南的百姓咬咬牙尚可缴纳,可北方内陆的百姓为了缴纳白银,付出的谷物远超江南百姓,北方百姓本就贫寒,如此一来可谓雪上加霜,日积月累之下,贫则越贫,到如今是百姓无隔夜之粮,一场大旱下来,焉有不反之理?”吴为双手一摊后反问道。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条法律若不能因地制宜,原本是利国利民的好法,反倒成了祸国殃民的害法,张太岳死后被扒棺戮尸,着实不冤。”李廷栋听完恍然大悟道。
“一条鞭法到如今已经是名存实亡,可却遗毒无穷,益处已经全然不见,留下的确是一地鸡毛,仅仅是一个火耗问题就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缴纳的碎银熔铸成官银实际损耗不过每两一两分而已,百姓纵使缴纳也无大碍,可如今咱们大明有些地方的火耗少则一钱多则两三钱,百姓平白无故就要多缴纳两三成的赋税,这些白花花的银子没有进到大明国库,反倒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让人着实可气可叹。”
“还有一条鞭法的实行本就是综合了所有的赋税徭役,可自万历十年张太岳病死后,一条鞭法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和监督者,更兼之后官场腐败严重,旧税未去新税又来。”
“自崇祯元年起,朝廷开始征缴辽饷、练饷,剿饷,上行下效,“三饷”之外,甚至有些地方开始征缴鸭饷、牛饷、禾虫饷,名目之多简直是闻所未闻,至此一条鞭法也彻底沦为祸国殃民的害法,若张太岳复生,看到如今之怪状,不知该如何自处。”吴为历数着眼前一桩桩怪事,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愤。
“先生莫要激动,事情已然如此,激动也于事无补,咱们还是想想办法熬过眼前的难关,这多出来的税银,咱们无论如何也得躲了去。”天下太大,李廷栋管不了,可太和的事李廷栋说了算,先熬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天下永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