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盛会的现场,有不少人围在入口处,看能不能找机会进去,但大多人都无功而返。
其实受到邀请而来的人,都不到与会!人员的一半,大多数都是闻名而来者,要想进去,只需证明两样东西,你的财力或者才力。
甚至有些才子,明明是被邀请参会的,却还是要去证明一下自己的才华足够进去,而财力则更容易证明了,现在没有什么名牌奢侈品,只需要亮亮银票便可。
狄文宣答出两道字谜,带着柳青筠拿到了入场名额,李瑜的一个侍卫拿着令牌过去说了几句话,他们一行人便全部放行了,在外等待的人群也没有表现出不满的,谁都知道这些人他们惹不起。
入场以后,狄文宣倒是有心情开玩笑了。
“早知道李兄和苏兄可以随意进出,狄某也不必费力猜谜了。”
笑闹几句,苏瑾发现这倒是个有趣的人。
京都城南有一个开阔地带,京都的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平时是不设防的,只是今日被围了起来。
外面的百姓虽然好奇,但也知晓里面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而且外部同样热闹非凡。
若是身家不够丰厚的,在入场口买几朵花也可以进去,这点就类似于最低消费了,但是一两银子一朵的花,还是很多人不舍得买的奢侈品。
虽然这里的贫富差距,整体来讲比后世还要大,但大家最多也就在心里抱怨一下,大多人都是已经习惯了的。
这也是近几年书生地位稳步提升的原因,开了科举以后,普通书生也就有了做官的机会,看门口那群人的眼神,就会更加明白为何升官发财是连在一起的四字成语了。
入场之后,里面的表演比外面还要丰富几分,各类杂技看的灵儿挪不开眼睛。
“苏小子你怎的才来,走,老夫给你留了位子。”
苏瑾还没反应过来,旁边一人拽着他的胳膊就往一个地方拉,结果...没有拉动。
苏瑾回过神来,看到了正在掩饰尴尬的老王。
“王博士。”
李瑜和李汐赶紧见礼,老王是教过他们的,连一旁的钱诚也跟着见礼,只有狄文宣不明所以,只觉得眼前的老者身份不一般。
老王等三位博士确实有身份,以前也做过官,似乎官职还不小,只是不知为何,辞官后进了国子监教书。
向狄文宣解释了一下,苏瑾跟着老王后面,向国子监的一处地址走去。
近几年随着孔府的没落,国子监在文坛的地位愈发高涨,今日会场最好的一处地址就留给了国子监。
跟着老王走过去以后,苏瑾发现张博士和于博士也到了,还有其他几位国子监的博士先生。
其余几位苏瑾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并没有上前寒暄,跟着老王坐了下来。
除苏瑾之外,李瑜李汐也都混到了前排座位,其他人坐在了后排座椅上,老于博士发现了淑宁公主后,又安排了一套桌椅,淑宁拉着灵儿坐在了苏瑾旁边,也没人说什么。
除了苏瑾相熟的三位博士,最前排还有国子监德高望重的几位大儒。
另一处看台,就是朝廷一些官员的位置了,参会的多是京兆府的官员和礼部户部的几位官员,当然,品阶都不会太高。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更高一些的看台,看不清里面的情况,苏瑾估计老皇帝和到场的朝廷大佬们,应该就在里面了。
除了那个高处的看台,苏瑾他们坐的是最好的位置,身后还有一些国子监比较出众的学子,坐在先生们更后方一些,见此苏瑾有些不自在了,自己的位置太显眼了些。
三位老博士看到他有些尴尬,在一旁嘿嘿直笑,估计他们早就知道。
本来国子监博士不过芝麻绿豆大的官职,他们三人和那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坐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还有银青光禄大夫的官职在身,虽然是个文散官的官职,但那也是堂堂从三品的职位。
最前方的座位有时也会有年轻人,但那多半是新科进士,而且只能坐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位,或者是让人足够信服的才子,以苏瑾苏公子集的名气,和三字经开蒙教化之名,坐在这里也说得过去。
有个书生万户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