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抱着个大螃蟹较劲,哥哥果然没有骗她,这种狰狞的丑东西真好吃。
小丫鬟跟他们一桌,几个护卫们单独一桌,林赵氏没有丝毫的主人架子,她喜欢热闹。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海边的夕阳更美,天边红彤彤一片太阳慢慢滑向地平线,几只海鸥叼着小鱼,向巢穴飞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看着美景,苏瑾忍不住说出这两句诗句。
同一时间,护卫们看着落日,异口同声的冒了句:“卧槽,真好看!”
…………
李瑜来到苏府,却被告知少爷前往海边避暑了。
京都,诽谤赵王的元凶还未抓到,但消息像是随风飘来一般,愈演愈烈。
京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原来大皇子并不是什么贤王,原来真正的贤王是燕王齐王吴王蜀王这些皇子。
可传说中贤明的燕王应经被赶到幽州了,齐王身在武定府未归,吴王蜀王都未成年,这让赵王李颀有些郁闷,他怎么就比不上两个七岁的弟弟了?
不过据京兆府某不知名小吏酒后所言,那些居心叵测的谣传,都是在燕王不愿离京,却被逼赶走之后传出的。
谣言终究是谣言,影响不了朝局,赵王依然是威望滔天的大皇子,燕王依然待在幽州边境,只是之前名声不显的齐王,近日却经常出现在朝臣们的耳中。
又是一个热的无法入眠的夜晚,天刚蒙蒙亮,李府一辆马车,在群玉院停了一会,便匆匆出城,向昨日苏家车架离开的方向而去。
苏瑾近日跟着管家去了苏家附近的盐庄,据说祖父去世不久,苏府也开始了煮盐贩盐的生意,只是一直没有做大,产盐只供应武定府,并未向外流出。
煮盐的方法由来已久,在炎黄时期便开始了,《世书记载:夙沙氏煮海为盐。《吕氏春秋·用民中也有:夙沙氏子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的说法,这个夙沙氏,应是炎黄时期的人物。
几千年来,沿海地带便一直有人煮盐为业,或是为朝廷工作,或是煮私盐,一直都是沿用类似的方法。
“你们就没想过晒盐吗?”
苏瑾见煮盐效率并不高,随口向管家问了一句。
“晒盐?少爷还有其他制盐之法?”
管家有些纳闷,他从来都没听说过晒盐之法,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后,苏瑾知道,他计划中给李瑜准备的大功,终于到了。
回到庄园不久,苏瑾正在整理晒盐之法,灵儿正在和画儿研究怎么把海螺号子吹响,门口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
几辆马车离庄园很远,就被护卫拦下。
苏瑾刚整理完晒盐之法走出房门,便听到了灵儿惊喜的喊声。
“灵雨姐姐,你怎么来了?”
有个书生万户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