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三的建议,苏瑾有那么一丝小激动,很想假装矜持几下,可万一他一矜持,老头子就不带他去了怎么办?
而且他觉得,古代似乎没有啥防护措施,万一得病了怎么办?可是不去见识一下,又觉得可惜。
苏瑾此刻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小女生在等男朋友,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如果不是没法联网,苏瑾一定会发个求助帖:管家要带自己去逛群玉院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不过,苏瑾还是抱着视察自家产业的念头,大义凛然的要求苏三带自己去,他保证,自己绝对没有其他的想法!
灵儿有些好奇,那个群玉院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哥哥听了以后,露出了奇怪的笑容?
灵儿觉得群玉院一定有很多好吃的,没看到哥哥现在笑的这么开心吗?到了平时吃饭的点了,灵儿又饿了呢!不过哥哥的笑容是开心吧?怎么和自己的不太一样,不管了,可能大人就是这样吧!
乘小船又走了一段路,到了府城最繁华的地方,这里的游船更多,渐渐的开始…堵船了。
苏三说群玉院很快就到了,结清租船费用,三人上岸徒步过去。
上岸以后,不过百步,出现了一个三层木楼,整体木质结构,四周是精美的雕花,正前方一个大牌匾,上书群玉院三个大字。
苏瑾虽然自学过一点毛笔字,但只能勉强见人,他不懂什么书法,但觉得写这三个字的人书法造诣一定很深。
这就是青楼?群玉院打破了他对古代青楼的幻想。
他对青楼的认知,大多来自影视剧,那种供人淫乐的场所。
还有一些就是一些文人才子对青楼或者青楼女子的描写。
这个地方似乎总能和文人墨客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称,无风流不成才子。
课本上学过的许多才子,无论是逛青楼不用花钱的柳永和唐伯虎,又或者杜牧白居易,都是此中高手,关于青楼的诗词,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苏瑾印象深刻的就有,杜牧的: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当然他写青楼的诗词最出名的不是这个,而是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
而对与青楼女子的印象,则是来自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一段。
十三学的琵琶行,名著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蓖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爷死,暮去秋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几行诗词,似乎写尽了一个青楼女子的一生。
温庭筠写的更加直白一点。
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可是群玉院并不是这样,门前没有电视里花枝招展,穿着裸露拉客的女子,进门也没有一口黄牙过来招待的老鸨,里边看起来颇具风雅,有种阳春白雪之感。
不过这也正好,打消了苏瑾看一眼就走的念头,他纯粹是好奇,哪有带着妹妹来逛青楼的?
不然灵儿回去一说,让娘怎么看他?让灵儿的小伙伴小花怎么看他?让灵儿昨晚抓到的那只蛐蛐小强怎么看他?
苏三似乎猜到了小少爷的想法,难得的露出一起恶趣味,当年少爷第一次进群玉院,也是这种表情。
群玉院里的女子,多是一些清倌人,有些来自教坊司,有些则是被群玉院收留的苦命女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并好好培养的,她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但总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其他也都学过一些,一般的大家闺秀都比不了,当然,都卖艺不卖身。
一楼,一位姑娘带着面纱,手弹琵琶,人们不自觉的便安静了下来,说书的老先生也抿了口茶,静静听着。
苏瑾不懂音乐,不知道她谈的是什么曲子,但他知道了什么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有个书生万户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