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设立三府六部?”韩国的大舅哥韩仓在思考要不要学一学自己的这位姐夫,不过想了想又停了,自己可不像赵雍那样,手握兵权,而且这三府六部从间谍的只言片语中又看不出个大概。
但是韩仓也知道,这是赵雍参照周礼,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的职能细分到了六部,而三省则是将相权独立。
不得不说,赵雍脑袋里有很多东西,但是这样有什么意义?
司徒、司空的叫着不好吗?
什么侍郎、尚书,叫起来多难听啊!
魏王魏嗣听闻赵国的变法,也是第一时间召集了犀首、张仪和薛公等文武大臣,开始讨论赵国的官职改革对于魏国意味着什么?
魏国需不需要趁机打一打赵国?
此为后话,此时赵国的朝会已然到了午时,赵雍暂且停了朝会,说下午继续。
大臣们则是讨论着大王的三府六部,有些没想明白大王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雍则是看着散去的群臣道:“哪能真的用周礼上的六官制度,你也不想想赵国现在才到什么时候?这么拗口的名字下来,大家会更加看重寡人削相权,而并非六部的设立。”
当然明眼人还是一举能看出赵章的意思,不过他们却没什么办法,谁也不知道赵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且都是观望的态度。
而赵章则是在想着赵爵、富丁、楼缓等人的安置。
说实话,对于他国为相的这种安插到礼部更好,但是却又不能随便讲这些位置给出去。
比如礼部、吏部,这些赵豹、赵文完全是官复原职,所以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却是不能轻易指定,因为这关系到爵位问题。
倘若轻易安排,户部尚书与礼部尚书同级,但是若是一个县子是尚书一职,那和侯爵怎么称呼?
所以赵雍有些苦恼,有些后悔将这个官职制度拿出来了。
我要当君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