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依我之见,当然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方为上策。”曹武此时感觉自己仿佛成了舌战群儒的诸葛孔明,就差一把羽毛扇。
一个不知道哪里的捧哏接口说道,“哦,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呢?”
“我有三策供诸君选择。”曹武估计此时有点戏精上身,一个武将偏偏学别人搞三策之言。
可惜这次无人来捧,等了半天,曹武也没有听到有谁出来说还请先生细细道来的对白,反而都是用一种看白痴的目光看着自己。
这就尴尬了,准备了半天,竟然没人搭理,最后只能自顾自,故作镇定的干咳了一声,接着说道。
“上策自然是北上救援路太守。据信使来报,路太守据安邑城自守,刘聪那匈奴贼子并未能攻破城池,只需我等齐心协力,发大军北出吴山,加上北宫纯和秦正此等猛将的协助,诸君一定可以和我大破勒准此贼,然后挟大胜之威,北击刘聪,安邑之围反掌之间可解,那时诸君大功,朝廷必有封赏。”
厅中一阵喧嚣,韦德长眉紧皱,一拱手开口道,“将军此计大善,可大阳没有大军可发,虽说我等大阳世家有些奴仆佃户,但这些人未经训练,就算是勉强上了战场,也是乌合之众,我怕不仅帮不上将军,要是耽误了战事,别说功劳,那时估计我等只能已死谢罪了。还望将军明查!”
曹武一阵头疼,这是一个多大的软钉子。自己只是一个提议,就被这大阳望族反将一军。这些人哪里没有人手了?还乌合之众?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些人几乎在城外都有各自家族的邬堡。邬堡里不仅粮食堆积如山,族兵也是精壮汉子。多则几千,少则也有几百。大阳世家几十个,加起来不是大军是什么?
现在还说什么没有大军!又说什么乌合之众!更过分的是说上了战场不仅帮不上!这根本就是不想帮,这根本就是活生生的威胁!
但曹武还真没有办法,他现在还真不好强来。只能是继续打着假哈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韦县令既然觉得上策不好,本将说一说中策好了。”缓了缓,理了一下思绪。
“不知诸君可曾听说,大阳之北有吴山,吴山自上及下,七山相重,也是太行山中连接南北重要的通道之一,更重要的是吴山之上有一虞城。”
“将军所言之虞城却有此事,但此地早已经荒废,请恕末将妄言,就连山贼之流都不愿意在此地停留,在下实在是不觉得有什么价值。”这次柳河到是开口了,估计因为他是武将的原因,对周边的地势地理还是有所了解。
曹武没有因为柳河的反对而改变,继续劝说道,“诸君,左传中有假道伐虢的典故,说的就有这虞城的故事。连春秋之霸主都要找虞国借道,而不是选择强攻,可想那虞国的地利有多么险峻。现在只要出些物资、劳力重修那虞城,有此地利,只需少量兵卒就可以扼守住匈奴南下之要道,有此便利条件,诸君何不顺手为之呢?”
“虞城在吴山之上,如要修复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我韦德家中虽不宽裕,但也愿意出钱出力。都是为了朝廷大计,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韦德一说到这里,县尉柳河眉头紧皱,其他人也是开始窃窃私语,但还算是比较克制,所有听众都知道,应该还有后文。
“但一来要重修一座城池,光靠我等大阳百姓紧衣缩食,也确实是物资有限,还望将军能替我等上报朝廷,望能拨付一些物资,这样集全国之力,料想那虞城可以在匈奴南下之前修复完成,如若不然,反而是给他人做了嫁衣,徒增烦恼。”
“二来,将军对河东郡之地形地理如此了解,定也知道,从安邑到大阳,并不是只能走吴山,从西可经猗氏县南下,从东可经垣县南下,虽然要绕那么一点路,但匈奴都是骑兵,这样反而可能更方便。只是这样一来,修那虞城又有什么作用呢?”
哇靠,曹武简直一口老血都要喷出。这话差点就是直接骂他傻叉!怎么会没用?修好了虞城,进可攻,退可守!绕路哪里有直线快。这些人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惺惺,唉,油盐不进也没有办法。
胡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