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皇宫里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早上,赵桓跟皇后两人跑步,身边跟着几个太监,以及一个小拖油瓶——茂德帝姬。
皇宫一圈很大,方圆好几公里。为了这件事,赵桓还特意把早朝的时间更改到辰时。这是赵桓为数不多,令人叫好的决定。
赵桓所要做的事,是挖封建主义的根基。不如此根本无法征服草原。清朝的方式实际上历史的退步,是奴隶社会对封建社会的复辟,赵桓直接选择排除。
剩下的只有一条选项:资本主义。
然而这个方法困难重重。想要发展资本主义,资本、知识两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有相辅相成的人文思潮。这种种,无一不触及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遭遇的阻碍可想而知。
不过赵桓也没有坐以待毙。首先要进行的改革,就是汴梁地区。
汴梁经过后周、大宋两个朝代的发展,已经非常繁华。从这里入手,最为简单的。不过,即便如此,赵桓还是弄了一个烟幕弹。
六月三十日的早朝,赵桓先放了一个巨大的炸弹。
“朕如今每日每夜都睡不好觉。”赵桓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百官,神色严肃,好似是在说一件非常严肃正经的事儿。
百官现在已经完全摸不清赵桓的思路,所以没人敢搭话。赵桓笑了笑,“诸卿肯定以为我是操劳过度。不是,我是害怕,我害怕哪天正在梦里,金兵就杀过长城一线,直奔汴梁而来。”
“臣万死!”
赵桓呵呵笑两声:“万死?我可不敢,诸卿有什么办法?”
白时中出班,拱手道:“官家,臣以为,可派得力大臣前往燕京、大同,宣抚两地,构建防线,如此巩固江山,可保百年无虞。”
“嗯,算是一个办法。还有吗?”
秦桧道:“官家,两国相争,劳民伤财,耗费无度,臣以为可遣使议和,两国罢兵,仿照宋辽故事。”
“议和?”赵桓浮现一个嘲弄笑容,道:“秦卿,你可知王甫的人头还挂在武庙门口?”
“臣死罪,但臣以为,如今与以往不同。昔日金军兵盛,议和实乃求和;今日我军一战而杀二皇子,斩金军数万,令金人胆寒,遣使议和正当其时。第一,如今我军也需休养生息,第二,可趁机巩固北部防线,第三,可避免我军两面受敌。
所以臣以为,此时议和乃是上策。”
赵桓道:“起来吧。朕恕你无罪。也是一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
众人不吭声。
赵桓早知道没人说话,丝毫不以为意,从龙椅上走下来,道:“朕倒是有个办法,左思右想好几日,觉得此办法可行。”
众人竖起耳朵听着。
赵桓缓缓道:“朕以为,可以燕京为都。”
群臣哗然!
赵桓能感受到,下面就像是滚油锅里倒上凉水,沸腾起来。众多大臣议论纷纷,没人还能顾得上朝堂礼仪,各人找自己左右的官员商量,声音越来越大。
赵桓轻轻咳嗽两声,道:“诸卿以为如何?”
实际上不用听大臣们说,也能想象他们的愤怒。迁都之事,牵扯到的不仅是朝廷,还有诸多利益。比如开封府,迁都之后,开封府实际职能是在削弱,开封府尹肯定反对。
另外诸多大臣都在汴梁之中有各种生意,迁都之后,他们的生意定然会受冷落,这是他们所不愿。
最关键的是,燕京距离金人、西夏人,实在太近。只要防御稍有不稳,一日即可抵达燕京城下,这些老爷们,怎么能睡得安稳。
朝堂上开始各种各样的表演。
大臣们一个个化身分析家,从各方面分析迁都的坏处,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仿佛迁都之后立刻就要亡国灭种。
赵桓不置可否,看着大臣们表演。
等他们吵够闹够,任何理由都已说完,赵桓方才开口道:“此事乃是在议。诸卿可以下去之后好好想想。不过如果不迁都的话,那就必须要改革了。朕欲在汴梁实行改革,不知道诸卿以为如何?”
我的大宋不可能那么可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