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一朝的盐铁政策,实际上也饶过了驰山泽盐池令,通过桑弘羊主导的治粟都尉衙门来推行,又在上林苑起了个水衡都尉的马甲来洗白。
其基本基调就是所谓的民制、官收、官卖、官营。这样一来,就完美的绕过了驰山泽盐池之令。
政府依然准许民间煮盐、铸铁,只是不允许私人私自买卖与交易,所有与盐铁有关的贸易,必须通过盐官和铁官进校
孝武皇帝的盐铁官营政策,坏就坏在民制、官收这个环节,这已经是被证明行不通的道路,刘辩自然不可能去学他。
要知道,民制,官收就意味着只有官商才能干这个买卖,其他任何人参与进来,都肯定会被吞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而且,孝武皇帝的盐铁官营政策,还极大的限制了中国的铸造冶铁技术的发展,在孝武一朝就已经出现在了少府,并且已经初具规模的炒钢技术和灌钢技术,居然在未来的一千年,几乎是原地踏步的地步,实在是不可思议。
既得利益集团,蛮横的拒绝和阻挠一切可能损害他们利益的技术与发明。
想到这里,刘辩整理一下思路,接着道:“民间铸铁、煮盐,朕自不会去干涉,百姓买卖,也听其自便!”
“只是……”
刘辩轻笑了一声,道:“朕将在丞相之下新设盐铁衙门一职,设令,秩比两千石,令下设丞,令郡国各地县一级的衙门,各设盐铁官,专责于市集之上售卖盐铁制品!如孟德当年行治粟一事!”
刘辩能这么玩的底气就是上林苑的高炉!
目前新一代的高炉,一日出铁千斤,虽然质量上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干掉当今的这些商贾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另外,煮盐法的改进会让当今这个盐引被垄断局面彻底崩裂,几乎可以让盐价跳崖式跌落,这也算是刘辩为底层的百姓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好事了。
江都地方在刘辩的指引下,已经在江都境内开始了晒盐,比起靠柴火煮盐,晒盐虽然结晶什么的都不如煮盐。
但架不住晒盐产量大啊!
一亩盐铁一月产盐的数量,就比得上数百工人日夜不停煮盐的产出了,至于成本,那更是几乎无限接近于无,这样一来商人们拿什么来跟朝廷的官营产品竞争呢?
……
扶汉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