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带着更为畏惧的神色,匆匆看了一眼曹操便离开了。
到最后刘辩也没杀他,不是因为他的资历,而是刘辩需要他,否则,刚才在殿内,刘辩就能收拾了他。
王允在见识了刘辩的手段以后,也将才来到雒阳时的那些小心思给抛得一干二净。
绝对不能小看……绝对不能小看这位天子!
他在陈留见过袁绍,他在进入雒阳前同样也见过张邈,但是,坐镇中枢的刘辩手中的大网竟然将这两人统统笼罩着!
可怜袁绍,竟然还自以为是作为尚书的袁隗给他争取的逃跑的机会。
殊不知,他根本就没有逃离出刘辩的目光!
张邈还在为暗中资助袁绍脱离雒阳未被刘辩发觉而自我感觉良好,王允留在陈留的时候,张邈就常常在王允面前炫耀自己的豪义。
可笑那时候的自己因为张邈是八厨之一,对张邈也是多有敬佩!
现在看来,这是何其可笑的事情?!
……
如果说,太学生是东汉最高学府,那么,洪都门学就是东汉的第一所技能型专科院校。
而太常,除了负责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礼仪以外,一般来说,就是掌管着太学,以及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等事务。
所以太常一官府衙门,又是培养,拔擢通经学的人才为官的重要机构。
当然,这并不是说太常署衙门就是什么有油水的衙门了。
不信?
看看这位太常卿……
太常卿姓虞名升,说是名臣之后,却也已经沦为了路人甲油丙丁了。
他的先祖还是光武皇帝时的执金吾,后来么,自杀了。
随后家愈渐清贫,子孙寒餧,刘辩好不容易将这位再封为侯,承了他老子虞放的侯爵,都亭侯!
也算是承了香火了。
一代太常卿,都已经混到想要在皇帝面前露面刷存在感都不可得了,可想而知,他已经穷到了什么地步了。
要知道,汉代贿赂成风,只要撒钱你可以见到宫里宫外的任何一个人,可想而知,虞升究竟有没有多余的油水来贿赂别人了。
只是自从刘辩登基以来,所有的考子直接不从太常署路过了,以前门庭若市的地方,现在更是连一个拜访的都没有了!
在科举的开始以来,太常几乎也就失去了考核博士,拔擢官吏的职能,几乎成了一个空有清名而无实权的官职。
这种情况下,虞升自然不愿意在太常卿的位置上被边缘化,所以无论是为了他的家族和背后代表的士族,还是为了个人的权势,他都要极力促进太学的重组,不能让天子门生抢了他们的风头。
只有这样,他手头的权力才会增加,关东士人才能借此恢复实力,在太学中分到一大块蛋糕,重新占领部分舆论的阵地。
至于制高点?
他是想都不敢想了!
在当今天下,若论谁对舆论把控得最强,那必然要数天子了,天子牢牢的站在制高点,他们这些人,已经连站上去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了!
底下这一个个说的天花乱坠,皇帝心里却是冷笑连连。
自中平六年夏四月一事以来,朝廷对于太学的态度一直就是忽冷忽热的!
那白衣人是如何进的天子驾崩之处?
谁放他进来的,他的同党是谁?
这一切的一切,都仍旧还是未知的!
由此,天子门生一出现,洪都门学重整以后,太学生的地位便迅速下降,直到存在感几近于无!
到了现在,鸿儒馆大兴,势必就该重组太学了,这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太学可不仅仅只是教育机构而已,他同样也是东汉经学士子的聚集地,精神圣地!
但是,重组可以,重组以后该怎么办学,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该读什么样的书,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自然也该有个变化了。
要知道,百多年前,太学是皇帝手中用来引导社会意识的工具,而百多年后,太学却成为了士族挤压皇权,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舆论阵地。
扶汉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