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之前就让人干过屯田的事情,成效不大。
前汉的孝文皇帝,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
到了孝武一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与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此一方法用意,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
其后的历史中,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此举简直一举多得!
当然,单纯的效仿汉武帝和曹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汉武帝有汉文帝汉景帝背书,名声,背景,资源大一统之下,天下景从。
曹操屯田时自身实力非凡,又有大汉天子背书,大义在手,号令所至,无敢不从。
刘辩只能无奈的耸耸肩,这破世道,怪我咯?
曹操出列,恭敬说道:“昔日屯田者,无论是百姓,还是形徒亦或是士卒皆多有不愿。
臣请陛下奖赏,使其安心,使得民屯之百姓,对与此事,更为积极,不敢怠慢,而此等奖赏之事,无论民屯或者其余乡民,都当领受!”
刘辩点了点头。
这也是一点方向,但是,还不是刘辩心目中的最佳选项。
卢陵也出列,恭敬道:“豪族世家,佃户多矣,天子可令其释放佃户,只留少许,其余一同前往民屯,陛下又以私田鼓励佃户屯田,如此一来,佃户为了田地,势必会更加努力屯田。”
听到卢陵这么说,那几个正在兴奋中的党人脸上的微笑顿时凝固了。
他们看了看卢陵,又看了看上方的天子,哀叹了一声,这样也好,好歹能讨好天子,保住田地,只是可惜了那些佃户了,要出去干一段时间了!
刘辩眼睛一眯,淡笑道:“可!”
这同样并非顶好的良策,但是刘辩也想不出什么方法,所以他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发言,到时候多扯几个这方面的人才,查漏补缺,一点一点的将其中的缺点补足就是了。
刘辩挥了挥手,制止了他们的发言。
……
扶汉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