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海岛王
超小超大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农耕从这里开始 (3-1)

从海上回来,次日早晨吃过饭,王隽带着英子美琳去视察生产情况。

从大屋围回来以后,王隽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建房子的工地上,其他地方相对少些。

他们先来到了开荒的现场,站在小山丘上,望着下面开垦的荒地。

原来的原始森林已经烧毁,阡陌纵横的土地上是一块一块的田。

这些田,是王隽新生活的希望。

想让族人从渔猎为生变成农耕为生,就得从这里开始。

地块的正中是一条大大的水沟。水沟左边的田,地势略低,是水田。右边的地块地势高点,王隽准备种麻。

有一半左右的田只做出了田埂,虽然上面的植物已一烧而光,枯木残枝已经截断,但土地上一丛丛的木墩尚未清除,工作量还很大。

有十来个人在开挖水沟,还有七个在田里清理树根,这些人大多是妇女和年纪大的男人。干活的人不多,还时不时要抽一些去搞采集。

劳动力,似乎永远都是紧缺的。

鉴于人手不够,王隽将之前的任务降低了要求,要英子先整理出一半的田出来,同时把水沟做好就行了。

反正第一年是做试验,最多育育种,增加种子的存量,有一半田已经可以了。

只要水沟挖好了,另一半的田慢慢清理。

现在,田已经清出一半来了,正在翻土。而水沟现在还没有挖通,还差不少工程量。

王隽嗅出空气正变得湿润,雨季应该快要到来了。

掐指一算,穿越过来差不多近半年了。出事时是月下旬,如果穿越前后时间是延续的,现在该是新年的二月份了,差不多春节刚过吧。

二十四节气里面,立春这个节气就在春节前后。所以,现在该已经进入春天了吧。王隽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

最多一个月,这里就应当进入雨季了。

“把浅水湾艾珍的人都调过来,十五天内修通水渠。”王隽朝身边的英子下令道。

这是一道抢工指令。

工期的紧迫,只有王隽最清楚。其他人,由于对接下来要怎么做缺乏深刻了解,对工期的紧迫性往往理解不足。

“这样的话,当初分组隔离的效果就没有了。”英子提醒道。

“不用隔离了。而且回去通知代玛,以后艾珍的人不再派人看守,全部按族人对待。”王隽道。

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变更。

英子盘算了起来。

艾珍的人生活上一开始就是族人待遇,没有一点歧视的。但涉及军事、技术等更重要的东西,纽古族人便被隔绝了。比如早晨的军训,竹筏的驾驶等等,是不让他们参与的。

但是现在大屋围已经归顺,艾珍的人想逃都没了地方去。

所以王隽放开纽古族人,解除看守是没问题的。

只是……

英子向王隽建议道:“按族人的待遇,早上就要全部参加军训,配发武器。我看军训这一块,可不可以先选拔一部分人参加,其他的人慢慢加入……”

“可以,就照你说的办。”王隽道。

他明白英子的担心,纽古族人数量上多得多,如果马上向族人看齐,军事素质提升以后,总体力量将超过自己部族的人,管理起来会有麻烦。甚至一旦反叛,反杀自己人都有可能。

但王隽没这个担心。自己从一个人开始,一次又一次扩大规模,每一次吸纳的人差不多都比原来的多。

一路走来,不是很好吗?

但是既然英子提出了分步走,那也无妨。毕竟,原来的族人,都会有英子这种顾虑的。甚至从管理的角度,英子的建议也是很好的。想想看,先选进来的都是向部族靠拢的人,余下那些人是不是会自觉不自觉向前面的人看齐呢?

这叫做模范带头作用。

“还有,”王隽吩咐英子,“把他们分分组,建立起管理系统来。就按班组建制。三人一个组,一名组长;三组一个班,设班长一人,共十人;三班一个排,另设正副排长……”

下面是连长、营长、团长。

我成了海岛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逆袭 连载中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逆袭
九黎山鬼
走进特种兵的世界,开启极限引擎,从一个人人蔑视的熊兵开始升级进化,一步步走上逆袭之路,成就兵中王者,忠诚,使命,献身,杀戮,这是一群来自地狱的勇士,这是一段写给勇者的战歌。
105.7万字5个月前
密集火力 连载中
密集火力
明日焰火
在《拯救大兵》的沙滩放冷枪, 在《狂怒》的十字路口刚坦克, 在《集结号》的大雪里挖地雷, 在《中途岛海战》上空扔炸弹, 在《环太平洋》的海底打怪兽, 在《变形金刚》的月球收废铁, 在《速度与激情》街头飙赛车, 在《碟中谍》的跑道上扒飞机, 在《士兵突击》的演习场揍老A, 在《团长》的南天门上唱二人转, 你要让我来啊,谁TM不愿意来啊,哪个犊子才不愿意来啊~啊~ 柱子,看见那个山头没,想不想干他一
13.0万字5个月前
唐人的餐桌 连载中
唐人的餐桌
孑与2
过往作品《唐砖》《大宋的智慧》《银狐》《汉乡》《明天下》《我不是野人》本本经典,欢迎阅读。 天下人,天下事,都不过是我大唐人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 虽然原始的食材便具有食物原始的风情,云初还是认为,最美味的食物还是需要经过分割,烹调,处置,最后端上桌的食物才是最符合大唐人肠胃的食物。 清蒸,红烧,爆炒,炖煮……天下有多少事,庖厨便有多少种烹调手段。 不论是高句丽,突厥,吐蕃,吐谷浑,薛延陀,铁勒…
25.4万字4个月前
我在明朝当首富 连载中
我在明朝当首富
一粒酸杏
生活在现代的周三喜在一次偶然的时空裂缝中穿越到了明朝永乐年间。 在平凡的家庭的他有一份青梅竹马的爱情,成家后他不干平凡,励志为社会做一翻贡献。 运用现代知识在明朝永乐从买豆腐才是起家,以制造一个望远镜成为郑和大人的义子。 由此机会在龙江船厂任职主事,有了亚父郑大人的照顾,加上聪明才智的他在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 以连锁豆腐坊,酒坊、捕捞海货、酒楼、茶楼、票号、八百里加急驿站等为社会做重大贡献。 以
12.9万字4个月前
谋陈 连载中
谋陈
微风寻常
一个现代灵魂在一次事故中附身到一个衰微高门子弟身上。 梦回千年,时值南北朝中被认为最弱的陈朝,面对经过侯景之乱后的残破南方,豪强林立,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可谓困难重重。 看重生后的高门子弟如何扭转乾坤,撬动历史的巨轮!辅弼君上,北伐争霸并最后夺取天下的惊天事业!
10.0万字4个月前
三国最阴谋士 连载中
三国最阴谋士
天不留行
乡下小子张伟到了汉末,带着一点农家小子的狡猾,又有一点被大信息时代熏陶之后的自利,混迹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有人说他是另一个贾诩,有人说他是另一个司马懿。 这些都错了,他只是多看了几眼厚黑学。
7.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