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王隽让英子从浅水湾过来的人中选了一男一女充实托思的队伍。男的叫老章,据说年轻时候叫章鱼,老了才成了现在的称呼。他四十多岁的年纪,个头瘦小,腿脚不太灵便,但人比较精明,喜欢动脑筋。女的叫海鳗,和老章差不多的年纪,王隽帮她取了个汉语名字,叫“海曼”。海曼被选上是她比较手巧,适合做编织这些活计。
新伙伴来了,托思的活计就有了人分担,王隽于是布置给托思一个任务做一个盾出来。
“盾是什么?”托思问。
“它是这样一个东西:打仗的时候一只手拿着,可以挡住敌人的弓箭、标枪以及矛、斧的攻击……”王隽将盾的功能及要求大致说了出来。
托思一听就明白了王隽说的意思,并为这种兵器叫好。就算是狩猎,盾也是大有用处的。
“能做出来吗?”王隽问托思。
托思跃跃欲试,答道:“应该能做出来,你让我想想。”
“嗯,你们先研究研究吧。”
事实上,王隽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方案,只是他要锻炼锻炼研究院的能力,让他们做一个研究。
这日,王隽带着英子、美琳去了石灰山。
石灰窑刚刚完工。
王隽进到里面,觉得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就做工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不得不说,靓仔这个人很聪明,做事很精细。
唯一不足的是,顶部的烟囱太矮,高出窑顶才一米,需要加高。
“烟囱不就是排烟吗?有一个出口就可以了,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高一些,现在还不够高吗?”靓仔不明白。
美琳道:“首领说了不够高,那肯定是不够高的。”
王隽道:“你拆掉重做,砌三米高。”
“啊,这么高啊。”靓仔大出意外。
“三米算什么?十米三十米才算高呢。听我的,拆掉重做。”王隽道。
“是。”
“明后天就会有浅水湾的人过来和你们一起工作,这里依然由靓仔负责。人来了以后,你们开始开采石灰石,把它砸成拳头大小的石块拿去烧。烧出来的石头能被水全部溶化就算成了,若是很多石块化不了,就说明火候不够。”王隽道。
“好的。”
王隽注意到,窑的一侧堆着五个大体积的陶罐毛坯,应当是英子吩咐做来烧的。制成以后就用来装运石灰。
窑的旁边还堆着大量的柴火,肯定是烧窑用的。
石灰山这几个人,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
王隽问英子,竹筏做得怎样了。
“做好了,系在海里。你要的帆也做好了。”她吩咐人把帆布拿了过来。
王隽展开一看,大小合适,缝制密实,马上就能用。
这帆挂在竹筏上,是不是就能劈波斩浪,直济沧海了?
他马上就有下海一试的冲动。
不过现在不行,先要去明珠城看看。离开那么久,不知道那里的各道工序做得对不对。
好吧,处理完明珠城的事情就来试竹筏。
他吩咐靓仔马上赶制四把桨出来。
“什么是桨?”靓仔没听过。
王隽不得不把桨长成啥样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人。
他在地上把桨的形状画了出来,想在上面注上尺寸,突然想起大家还不懂文字,阿拉伯数字也是不认识的,只得口头上把要求说清楚了,让大家记住。
文化课,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了,他想。
下午,三人去了明珠城。
这里虽然人多些,却还在进行场地平整,砍树挖土方。
没办法,没有工程机械,挖出来的土都靠人一担一担挑过去,如何快得了?
王隽站在中间的平地上,想象着房子建成以后的模样,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以后的生活用水怎么解决?
从下面的小溪挑水上来么?这未免太远了吧。以后城墙建起来,从城门出入,还要绕路。
那么,就只有挖井了。
挖井要技术的。
我成了海岛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